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本信博客
本信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427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读中“悟”情

(2023-03-26 07:52:27)

读味,是语文味道的展现和渲染,读要贯穿教学的整体,让学生听(老师范读),看(自己默读),读(大声朗读)等形式,从整体上感知语言,理解内涵,升华情感。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让学生能披文入境、入境染情、体察涵泳。一个老师讲析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不断地去分析诗歌的内容:这句诗是什么什么意思,那句又是什么什么意思……其效果可想而知。课堂上激不起学生的热情,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自己没有读进文本,语言平白,情感淡漠。教师缺少了情感,又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呢?相反地,另外一位老师在上这首诗时,只是一遍遍地与学生一起诵读,一起感悟,最后大家一起流泪,一起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我在引导学生品味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中的末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时的一个片断:

(生1先读,读得平淡。)

2:他读得平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情感,缺少一种泪水含在眼里的深挚爱国情。

师:说的真好,你有这种情感吗?

2:没有。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以至屠杀我国同胞的画面。)

师:文章写此诗正值祖国母亲惨遭蹂躏时,画面上就是当时的局部情况。下面我们再请一同学来读读这句诗。

(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试读,生3读得有感情)

师:再请生2做点评。

2:他读得很有感情,但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处理的还不是很好。

我这时乘势引导,展开了对朗读技巧的讨论,学生纷纷试读,在老师不断的引导下,再配上背景音乐,课堂呈现了情感高潮。

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如果在学生读时的情感体验遇到困难时,能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适时的引导,那么语文课堂就会呈现意外的惊喜和感动。

     对任何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说,他讲《背影》,他就是朱自清;他讲《故乡》,他就是鲁迅……激情,是所有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格,一个人的生命肌体可以老去,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那份生命激情却永远不能老去。语文教师的激情应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激情进入课堂,语文教学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情双方是相互传递,相互感染的。甚至更多的时候,语文教师的激情是抛砖引玉,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没有了学生的激情,教师的激情充其量只能算是“做秀”。(昆明西山区高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用微笑迎接
后一篇:素心诗四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