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教子实操
(2023-03-24 06:38:04)| 分类: 家长篇 |
跟孩子较真的家长,就算言行上赢了孩子,也会在情感上失去孩子。好的教育,不是跟孩子较劲,非要赢了他、压制他。而是虽然家长比孩子懂的多,但仍然愿意向孩子低头认输。
这不是溺爱孩子,也不是父母无能,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逞强,而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大显身手。父母越强势,孩子越无能。父母越有理,孩子越叛逆。
父母对孩子耍硬气,孩子也对父母不甘示弱,针尖对麦芒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对孩子逞强耍横,家长有多对,就有多错。家长赢了,是悲剧。孩子赢了,才是喜剧。会爱才会真爱,真爱需要学习,共勉!
家庭教育需要沟通亲子沟通。沟而不通是家庭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电影《小孩不笨》中有一段经典台词: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然后耳朵一边进,一边出......这恰恰是许多家庭里亲子沟通的问题所在。
父母错把唠叨、说教、指责都当成了沟通,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不听话、屡教不改,亲子之间变得冷漠疏远,甚至无话可说。
其实,父母与孩子间的“说”和“听”,看似简单,其实深谙智慧和技巧,是需要父母深入学习的。家庭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预防和解决家庭问题。
培养优质大脑,打通儿童全感官的5把钥匙:
1.接纳情绪。少说“不”,用“可以”转换。
2.描述问题,给予信息。“三字经”让上层脑参与运作,带领孩子运用高阶的思考能力和同理心。通过陈述句、多提供引导解释信息。
3.总结需求,邀请动脑。转一转,上层脑、下层脑的合作,让孩子自己做。
4.打通全感官。体验感更丰富,参与感参与得越多,孩子接受的越好。
5.有趣比有用更重要。父母的认知、改变。父母的言语、行动带给孩子的信息是温柔,友爱的。(昆明五华区魏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