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情结
(2023-03-16 07:43:28)分类: 随笔篇 |
编者“这只是一个情结,一个想改变家乡曾经干旱缺水面貌的情结”为作者这样的忧国忧民意识点赞!今年干旱比较严重。上周六(3月11日)扬州本地附近一日游,见很多常见湖泊河流——天乐湖,芒稻河,金湾河,太平河等,水位都非常低,作为农村人,而且是水乡长大的我,对河流河水是敏感的,当时就非常惊讶,对同行说,今年水位咋这么低呀?!早上看到作者发给我的这段文字,便决定,今天公众号就发它了。原打算推出徐少平校长的《姑母的发簪》,只好再过一天了。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我年轻时曾在湖北呆过两三年,足迹遍布荆楚大地。文中提到的地方,我都去过。看到那里的作者写我曾经去过的地方,这样的文字让我油然而生亲切之感。
按一般的传统说法,今天是“出九日”。出九,就是过完数九寒天,从“九里”出来。从冬至(农村人叫过冬)那天开始数九,当天就算做一天,九天一个九,到九九八十一天就是九九尽,这就叫出九了。也有人问:“出九到底是哪一天?”这个问题有争议。有的说是九九的最后一天,即“3月12日”;有的说过完这八十一天后的第一天,即“3月13日”。本文按后一说法。
3月13日“出九”,有俗语云:“是旱是涝看出九”。意思是用今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今年雨水的多少。这是农耕文明的“遗产”,农民靠天吃饭,对天气变化的依赖程度很大,因为天气的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古代没有天气预报,老祖宗们在长期劳动生产中总结出很多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他们当时进行农业生产。那么“出九”这天是晴天好呢,还是雨天好呢?为什么“是旱是涝看出九”呢?有农谚说“出九见太阳,无水下秧”。这句农谚的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如果“出九”这天是晴天,那么根据老祖宗的经验,到了插秧苗的时候雨水会非常少,可能影响下秧苗。堰塘无积水,沟渠里没有充足的水灌溉,秧苗容易受旱而死亡。还有农谚云:“出九太阳笑,大旱四十五”。意思是,如果“出九”这天是晴天,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雨水会非常少,这里的四十五大概是一个半月的时间,表明干旱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这些疑云萦聚心头,愁眉不展。我查看了今天的天气情况(湖北的,主要是查看襄阳、枣阳和随州的),再把惊蛰当天的天气情况对比起来,此疑云更重了。在《风从棚顶掠过》一文中,曾经提到“惊蛰当天的晴雨天气”可能对未来两个月天气的影响,心里一直未能走出这个阴影;再加上今天“出九”时,太阳当值,南风四五级吹过(倘若这天刮北风,便有倒春寒的担忧),虽然没有了倒春寒的虞虑,然也多了几分天旱的忧愁。本来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九九过完,再过九天,日期正好来到三月下旬,春分左右,此时万物复苏,真正春天的开始,农民便可以带着家里的耕牛下地春耕了。可眼下的天气似乎昭示有“天旱”出现,说什么也没有“九尽桃花开”的畅快。
我也在想,是什么原因令我如此对“天旱”总有“杞人忧天”的感觉?因我生长之地随县净明铺“苦旱久也”,至少在我离开家乡时,家乡的地理和天气情况是令人“苦旱”的。几十年来,有时回到家乡,每每遇见“天公不作美”的天道,每每看到干渴的稼禾“嗷嗷待哺”窘状,便与家乡“苦旱久也”联系了起来。试图想用一些文字,助家乡微薄之力,改变缺水状况。当看到湖北省实施鄂北配水工程;看到引丹江口水库之水,可以灌溉襄北、枣北、随北、大悟、孝感大片田野的喜讯;看到引丹之水,经过枣阳东郊水库,抵达随县沙河口水库,这水有望沿河顺流到尚市镇的龙脉水库之时,遐思迩想,令我再度拓展想象——农业学大寨时期,净明铺就是用龙脉水库的水灌溉庄稼以缓解干旱之苦的。曾经向有关部门呼吁过,反映过我的“遐思迩想”;曾经在《守水》《遥望渠水绕北岗》等文中有所表述,意在引起地方人士的重视,恢复龙脉水库到净明铺的渠道系统,有力地改变净明铺严重缺水的被动局面。这只是我个人不切实际的一点想法。实际上,现在的净明铺已经用上了从龙脉水库引来的自来水。
似乎,这只是一个情结,一个想改变家乡曾经干旱缺水面貌的情结。一个人的“遐思迩想”是有限的,然而,许多人的愿力是无限的。此时,鲁迅的话语萦绕在脑际: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愿“遐思迩想”成为现实,成就家乡的振兴事业。
欣赏一个人,健歌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忠于人品。人生就是这样,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变机敏;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站在舞台之上想到曾经的迷茫
却从未放下执着的梦想
追求梦想的路上始终散发着光芒
坚信希望就在前方
释放爱的力量天空变晴朗释放爱的力量让爱自由翱翔
那些泪水,那些汗水
都是伴我成长的土壤
坚信爱的力量
让爱成为信仰
(作者 吴仕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