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法执教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所谓“依法执教”,
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师要守法,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是现代社会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教育法制化工作,相继制定或者完善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提供了法律保障。作为现代教师,就必须树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坚信依法治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信依法执教是教育者沿着正确轨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法律法规保驾护航,教育领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就要求教育者摒弃陈旧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让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深入到教育各个领域。
依法执教的要求是:第一,要依法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要依法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的各项法律和法规;第三,要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掌握教育法律法规,正确履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将学习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自觉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生活中务必依法律已,依法办事,教师应该是知法、懂法、守法的楷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担负起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依法执教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首先,教师要知法守法。
教师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保护学生正当权益的法律和法规,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除了我们自己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外,还要加大对学生和家长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做到学法、守法、用法,提高学生及我们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不法侵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普遍公认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公共道德、法纪、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遵循教师职业道德,以职业道德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也是法律赋予教师应尽的基本义务。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三)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
尊重和保护学生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且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到的一项基本义务。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2、教师不能随意剥夺学生的上课权。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健康权。4、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5、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做有损人格尊严的事、不能侮辱、谩骂学生、不能歧视学生。
三、依法执教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学生犯罪,呈现出了低龄化、团伙型、暴力型、智能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公检法司提供的数据和大量案例资料分析,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今天,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青少年实际,制定方案,确立学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并逐一落实。对于不同层次的法律知识内容,应贯穿于不同的学龄阶段,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使青少年在学校接受全面系统的法制教育,达到预期的法制教育目标。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依法办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族法律素质的重大举措,更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依法执教”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潮流和需要。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引导他们从小学法、知法和守法,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宣传法律的威严和触犯法律要承担的后果,提高青少年对法的重要性的认识,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要通过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侵袭,约束制止不守法、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恪守社会公德,树立远大理想,最终做到减少并预防青少年犯罪。(昆明官渡区段丽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