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本信博客
本信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427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与新媒体

(2023-02-12 06:59:00)
分类: 家长篇

 相信很多父母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新媒体。尤其是对于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父母而言,由于生在网络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人们想要获得学习、生活、工作等等相关方面的知识都会通过新媒体。

现如今电视、电脑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通过电视购物,通过电脑进行网络订购,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或朋友视频聊天,甚至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方面,我们往往也会选择上网搜一搜,查一查,到各大网站讨论区发问,看一看网络上有教育经验的父母们发的微博。总之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朝代,小到个人生活、工作,大到国家大事,地区局势你都可以通过电视,电脑和网络这些新媒体获得相关的信息。工作之余,闲暇时光我们总会看看电视,发发微信,上上网。我们尚且如此,那么孩子们呢?当然她们有着超强的模仿能力,在这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今的中国已进入到了网络数字信息化时代。电视、电脑和网络这些新媒介永远都会存在,而且还将无限扩展壮大。就算你们家没有,孩子出了家门,到了学校、进了餐厅、逛了卖场,一样有机会接触到。因此,父母们要明白:我们不能永远阻止孩子看电视,玩电脑,也无法消除电视、电脑和网络的不良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对新媒体的正确判断力。

根据昆明市各学年小学生体检报告的统计情况来看,昆明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比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有接近五成的小学生视力方面有问题。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读写姿势不正确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过度观看电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和长时间使用电脑。孩子过度看电视,玩手机,使用电脑,不但会直接影响视力,还会带来如影响学习,甚至影响身体健康危及生命的不良后果。

第一号媒介:电视

电视是第一号媒介,电视机是一位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者。因为它可以打发时间,诱导人们进入令人紧张和兴奋的场景或是童话般的世界。但同时,它也是偷取时间的窃贼,妨碍了人们亲近大自然去体验事物。看电视可以获取一些对孩子有益的信息。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能够从一些有教育意义,与年龄段相符合的学习类电视节目中获益了。与同龄人相比,那些经常收看《大风车》、《红果果、绿泡泡》(这是央视推出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有针对性指导的两档少儿节目。)能够更好的做到认识简单的数学知识,认识颜色,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讲简单的小故事。所以,学习类的电视节目不但不会妨碍学习,反而会对其起到促进作用。我的童年时光,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大多数时间是电视与我为伴。记忆里《雪孩子》,《聪明的一休》等等优秀的动画片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也启迪着我。我女儿爱看的《小鲤鱼历险记》、《大耳朵图图》等动画片同样对她有所帮助,寓教娱乐。许多父母担心孩子过度观看电视不但会影响视力,更会排挤作业时间,影响学习。从而控制或干脆禁止观看。那么让孩子们学会观看电视尤为重要。其实,孩子在母体时就已经体验过电视。曾有外国研究者指出:“当妈妈在怀孕期间观看过的电视连续剧的旋律响起来时,婴儿会安静下来。半岁的宝宝对电视机里面所看到的颜色和活动场景感到惊异,但是他们并不明白自己的所见。”到了幼儿时期,宝宝们慢慢发现了,她周围的事物并不是住在电视机里。直到上了小学及更大一些才能够区分开虚幻与现实。(我女儿8岁了,每当她看过一部片子,关闭电视机后,影片中的人物依然在她眼前,甚至晚上入睡困难,睡着以后满世界飞,极其影响睡眠质量。然而,孩子们并不知道这是电影、电视的拍摄手法。如时间跳跃、缩短、地点角度和场景的变换等等。她们一味地深入到电影、电视的虚幻情景中,有的甚至把自己想象成剧中人物。(前段时间也曾报道过:因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烤全羊》后引发的模仿剧情而致烧伤、烧死儿童的恶性事件。)尽管如此,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仍将长期存在,并发挥其第一媒介的作用。那么,对于看电视,看什么,什么时候看,看多长时间?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不要让孩子停留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过长,小孩子不应该,也不能单独看电视。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看电视,一定要是父母陪同一起观看,这样她才能有安全感,信任你,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告诉你,你也可以第一时间倾听,引导她对电视内容的思考,解除她的疑惑。

2、掌握孩子常观看那些节目,帮她筛选一遍,选择适合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节目。不要让孩子随意调换频道,与她商定好,她什么时候可以看什么节目。观看节目的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安抚观后情绪。尽量少看或不看商业广告,因为大多数都是虚假且有针对性的唤醒人们购物欲,目的在于销售产品,使您的孩子从小价值观有问题。多看公益性广告,借机做一些思想品德教育。(央视播出的《妈妈洗脚》,《My family》等这样的公益广告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

3、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观看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谈论一些相关的事,把她的注意力从电视屏幕上吸引过来。不要把看电视作为一家人在一起从事的最重要的活动。多选择一些活动。比如到图书馆阅读,一家人晚饭后散步,周末外出运动,骑骑自行车等。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多与邻居小朋友接触,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孩子交流。

二、电脑与网络

前面提到过,信息时代化了,没有电脑的生活真是难以想象。人们通过网络学习、购物、聊天。它就是一块吸引人的磁场。有足够多的引力把你吸入它的世界里。如今中国大城市里的孩子90%家里有网络宽带。大多数孩子喜欢上网。少年儿童已成为网游的主力军。她们在家玩,或是上网吧。所以在一些校园周围也生出许多无证照,不规范的黑网吧,它们的存在严重妨害了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据调查表明:3岁的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已经可以坐在电脑前玩简单的小游戏了;8-9岁的孩子有一半会偶尔上网;10岁的孩子上网比例有所上长。而网络空间也比比皆是。少年儿童对事物的辨析能力还不强。他们有可能是在网上查找学习有益的资料,但更多的孩子则是“玩儿”,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中,对于玩电脑,游戏非常有吸引力,国为它会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完成任务后立刻得到奖励。长期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导致不想学习,撒谎,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那么从孩子还小的时候抓起,引导她正确的使用电脑和网络学习,娱乐。

关于上网的规定:

1、建议玩电脑的时间:

4-6岁,在家长的陪同下每天20-30分钟;7-10岁每天45分钟;11-13岁,每天60分钟。不要让年幼的孩子单独一个人玩电脑。因为网络传递的不仅是有益学习方法,背后还隐藏着危机:欺诈性广告、病毒、色情及暴力的内容也是相当多的。以上是德国一位研究儿童教育和健康问题的自由作家和记者安德里亚.比朔夫研究总结出来的。(摘抄仅供参考)

2、教会孩子安全的使用电脑

给孩子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儿童网站;网络游戏;教会孩子不要随意泄露私人信息;不轻易相信网聊人的信息;不打开陌生寄件人的邮件,不回复垃圾邮件,不散播虚假信息。3、巧用与朋友聚会或户外运动的方式来替代玩电脑的时间。走进大自然,多陪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孩子在自然中获取知识,健康成长。

三、手机

当今社会,没有手机等同你失去左膀右臂,起初人们发明它只是为了联络方便。现如今它除了你与家人联络感情,与朋友增进友谊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多是你工作、生活中的好帮手。微信发达的今天,它就是你的万事通。孩子上小学以后就会对你说:“但是其它人都一部的!”对于她们而言还真是有理的。尽管手机辐射会给人体带来伤害,然而你会因此拒绝使用它吗?NO!回答很干脆。那么孩子们同样难以拒绝。我女儿课业之余就爱好玩我的“苹果”。听歌,看动画片,玩小游戏乐此不疲。

关于手机的使用有以下几点建议:

1、给孩子买一部专门的儿童手机吧。(儿童手机一般消费都绑定在大人手机上,其功能简单,内置有儿歌,外观充满童真。)设定几个家人的号码,让她有事的时候,第一时间能联系到你,使她有安全感,增进亲子感情。

2、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她会发现爸爸妈妈的智能机比她的儿童机有意思,即使你有多么想看的电视,多么想玩的游戏,那个朋友在跟你聊QQ,发微信。多与孩子玩亲子互动类的游戏,年龄小的孩子会把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时间看的很重要,她会在此过程中享受父母给她的爱,从而培养她是个有爱心的孩子。除此还助于增深家人间的感情,相互信任。

3、课业之余,给孩子安排一些她感兴趣的业余课程。比如画画、舞蹈、乐器、体育项目等,有益于她情操的培养。时代的发展不再需要一味只知道书本知识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今后社会中所必需的。

作为一个8岁小学生的母亲,我相信许多父母都和我一样的困惑:新媒体是当今社会的主流,通过它我们了解社会的美好,它的丑陋太多形形色色的东西。不要对它产生恐惧,不要对它唉声叹气,也不要毫无顾虑地让孩子进入其中。“我儿子看电视上瘾了!”“我女儿一回家就坐在电脑面前,捧着手机”……但是看电视过多的孩子们并没有出现医学上所说的“上瘾”上网,玩手机的孩子也不都一无是处,不乏有成绩优异者。她们只是缺少如何从事更加有意义的事情的推动力我选择性。如今,我们的孩子在快速变换发展的媒体世界中长大。为以能够更有力的迎接未来,他们必须学会使用很多手段去应对机遇和风险。父母用心的引导孩子接触并使用电视,电脑和网络的正确方法尤为重要。适当的看一点电视,玩一会儿电脑,不仅是劳逸结合,也可能使孩子从中获取到从教科书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对孩子学习以外的一切活动一律阻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你的孩子看电视上瘾,沉迷于网络世界,考虑过原因吗?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就在于你在上面作什么样的画。(老师的孩子不一定是老师,农民的孩子不一定是农民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学习型的父母,也希望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人都是需要教育的,我们从出生,上幼儿园,上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是在不断的接受教育。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媒体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引导孩子善用媒体胜过强制禁用。(昆明官渡区丁信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的慰藉
后一篇:让孩子爱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