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的启发
(2023-01-08 06:47:02)分类: 散文篇 |
2022年8月30号,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先生溘然长逝,享年90岁高龄。原来虽然听说过他,但还是不太熟悉,最近看了他的一些资料,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一些振聋发聩的话语,感觉自己如同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不能先知先觉,与他失之交臂,错过了很多自我觉察和顿悟的契机。幸好有人点醒,幡然悔悟,急忙亡羊补牢,秉烛夜读希望后知后觉迎头赶上,而不至于不知不觉,冥顽不化成为花椒树。细思之下,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好好学习,认真思考和揣摩。
一是做个好人。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却是需要用一辈子来修的。在我看来,好人是对别人、对社会、对世界有帮助、有贡献的人,能够给别人带来平安、喜乐和幸福,而自己也由此而收获了亲近、美好和绽放。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德不孤,必有邻”都说的是这样的人。凡事都有因果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有怎样的付出,也会有怎样的收获。所以我多年来一直秉承着发展自己,不打扰别人的原则,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努力向内求,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只要在做事,在做正确的事,就不去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活在别人的眼里、嘴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持久的付出和舍不为得的仁爱之心,使我更加的心胸开阔,淡定从容,能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来思考和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也从中收获了事业、友谊和子孙满堂的家庭。稻盛和夫让我明白,把人做好了,就能遇到好人,因为只有能量相同、能量相等的人才会同频共振,相互吸引,相互影响,这将是我下半辈子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是利他之心。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的本能都是自私、利己的,但如果一昧的利己、自私便会变得贪婪、狭隘和猥琐,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人,久而久之必定会众叛亲离,离群索居。相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有利他之心的人,他做人、做事的出发点更多的是为别人、为大众,境界、格局就越来越高,人们才会喜欢他,拥戴他。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都是利他之心最好的体现,让人崇敬、爱戴,所以把小我的格局放大,把私利看清、看淡一些,多一些成人达己,反而更加让人信服。
第三是有美好的愿望和憧憬。稻盛和夫说:“心不换物物不至”如果心里没有装着美好,你就遇不见美好,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多看积极、乐观的人或事,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和敬畏,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你也会不知不觉的看到美好,拥有美好。常言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想不念,心中没有目标、方向,岂能激发起热情、信心和勇气,结果也不见得好,如果你一直追求向上、向善、向民,就是一种好的引领和指导,便会相由心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无形中会形成一种气场,让你始终保持亲和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一定能心想事成,达成愿望!
四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不会有凌空而至的美好,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钱多事少离家近”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百日梦,而残酷的现实则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没有谁的成功是敲锣打鼓,轻而易举的,都包含了艰难的历程,罗兰说:“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任正非也指出:“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难。”梦想、愿望再大,现实却是每天必须做好单纯、乏味,甚至枯燥的工作,每一天你都可以眼睛眺望高空,但双脚却必须踏在地上。“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能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
最后一点是活着就要说谢谢。人一定要有感恩之心,千万不要以为别人为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命中注定。感恩太阳的光辉,大自然的馈赠,感恩生在国富民强的伟大时代,没有战乱、饥荒,感恩父母给我们的生命和滋养,感谢身边的每一个甚至是折磨你的人,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你才能绽放出生命的花蕾。那种过河丢拐杖,病好打太医,吃肉怨父母,出门骂单位,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走不远的。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大家以情换情,才能情真意浓,柔情似水;以心换心,才能心怀坦荡,心心相印。你把别人当成宝,被宝包围着,你就是“聚宝盆”;如果你把别人都当做草,被草包围着,你就是“草包”,结局可想而知。
稻盛和夫先生虽然已经去世,但我相信他是一个灵魂高尚、超越国界的人,他一生创建两个500强公司,在最艰难的时候用极短时间让日本的空航公司起死回生的非凡业绩,凝结着他智慧和灵光的《活法》《干发》《心法》一定会启发了很多人的心性,点亮了他们的心灯,他用精彩的一生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的智慧和思想注定是可以绵延后世很久的。
稻盛和夫先生一路走好!
(昆明西山区朱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