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人的评价

(2023-01-05 21:43:59)
分类: 教育篇
育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讲过一句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是叶老从事教育数十年的经验结晶。这话意味著教育是生长生成而不是制造或铸造。人的生长生成是内在的自律的过程。 道理很明显,人是有精神和意志的,人的成长首先是精神和意志的成长,不能像机器那样可以按照某种模式去运行。
古今中外,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发达文明是不重视教育的。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也就是说,要建设、发展一个国家,教育最为重要。作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文明源头的古希腊,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国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家。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超级大国美国,从建国伊始就非常重视教育。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曾明确指出,如果我们要想建设一个发达的民主国家,我们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扩大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增进人们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和对社会生活进行有效参与的素质准备。
上述一些例子,非常有力的证明了教育是重要的,但是不管是教育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单靠“传递”祖先流下的那些传统的知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于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所以一场变革如期而至。那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潮涌向了现代社会的哥哥领域,当然也深深的影响了教育。

 党中央号召“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认为在教育事业中也应该牢记这句话。在教育中该摈弃的一些旧思想、一些呆板的理念也该改革改革。在培育新人的道路上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这并非说人的体力有多么强大,而是指人的思想潜力是无限的,创造能力是无穷的。思想解放、开风气之先,就能后来居上、引领时代;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难免不进则退、被动落伍。“境由心造,事在人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去解决这些新问题。

为什么国家每年总要投资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到教育事业中,位的是培育新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教育是什么,弄清楚了教育是什么也就知道教育的目的了。

1.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大都使用的是这两个词。20 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并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2.“教育一词在现代英语中是“education”,在现代法语中“education”,在现代德语中是“erziehung”,三者都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 ”是个名词,它是从动词“ educere”转换来的。“educe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are”合成的。前缀“e”的意思,而词根“duca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可以称为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

既然说到教育是位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那么目的就显而易见了。那怎样为社会培育新人呢?就是我们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了。

在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校舍有多好、教学设备有多先进,更重要的是这些“灵魂工程师们”具不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如果教师们不具备新的教育理念,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跟的上时代的教师,只能为国家不停的克隆应试能力极强,但在生活中一无是处的“传统型”学生,可是现在是科技时代、是素质教育时代,国家需要的是有创新思想、有理想、有担当、有活力的新一代建设者,过去成绩决定一切的年代早已过去了。教师中心的时代也早已成为了历史,在教学中占主导的应该是学生。教师只能是去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勇敢的去创新去试验。

在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大学才是最重要的,许多家长也认为小学就是让孩子到学校玩一玩,并不重视。事实上小学教育才是影响孩子最多的教育阶段。一个人在612岁这个阶段是他人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孩子们大都在小学接受教育。所以我认为小学教育尤为重要。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汉字最多的时候,是一个孩子认识事物最多的时候,在这个黄金的时段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保护、具备创新意识。就比如说以前在教学中我们老一辈的教师总是会忽略甚至从未考虑过去培养学生的评价行为。这就会导致学生的感知力和决绝问题的能力降低。

就比如说小学生的评价分为三种:

1.范例评价 

低年级初入学的小学生,一般不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多依赖教师的评价。学生通过教师一个个评价的范例吸取一定的评价标准,逐步掌握评价方法

2.对他评价 

学生从教师的范例评价中受到启发,以教师的评价作参照,模仿运用到其他同学身上,体验评价活动。

3.自我评价 

个性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能力,个人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由于个体从周围的人们中分离出来,并和从这些人身上看到的东西加以比较的结果。即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建立在他评基础上的,也只有在对他人的评价中,把别人和自己比较,不断调整对自我的评价。刚开始学生的独立评价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领会了评价的范例,并获得了对同学的评价经验之后,就能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自评活动中来。

从学会评价这一例子中让我深深知道了学会评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没有对事物的评价能力,根本谈不上能够高效的完成任务和做到自我提高。所以想要更好的培育新人,只有先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否则会让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中却不能找到决绝的办法。

接下来是小学生对自我评价的认识、内容与方式。

一:小学生自我评价的认识(以数学学习为例)

数学教学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主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审视和自行调控,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全是老师、校长的事情,学生无权过问,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给的评价意见。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才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发展过程和心理感受,因此学生自我评价应占重要的地位而不容忽视。有人认为,小学生缺乏辨别能力,懵懂无知,不但不能评价自己,而且找不到自我。小学生自我评价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自我意识,但可以引导、唤醒,逐渐培养,发挥教育的积极能动作用。如果一味认定学生年龄小,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式的评价,必然阻碍了学生心理发育,并且不能达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数学学习。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明白自己学习数学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评价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但可行,而且必行。

二.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小学生数学学习得怎样,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小学生自我评价。

1. 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

一堂课临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反思自问的时间,如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我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一个单元学完了,用一张试卷,学生自测一下。教师做好样卷并附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张贴于教室外墙。学生参照样卷,批改自己的试卷,用红笔在错题旁打“×”,同时写出错题原因,自己订正;如果订正不了,就在旁边打,请求老师帮助;然后自评分数,上交试卷。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清楚,对照学习目标,找出差距,今后的数学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2. 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还必须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设置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情境,使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其中,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长期坚持,学生会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我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我能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吗?”“答案是否正确、合理?”“这种解题策略还适用哪些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反思,从而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的自我评价

情感、态度主要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记数学日记。学生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每周一次利用十几分钟时间,学生在班级里集中反思,好好回顾自己在近阶段中的课堂表现、作业状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不断总结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如果我们并没有教会学生去学会自我探索、自我评价、自我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你就会用压服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想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的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提出的问题是非常值得关注与学习的,它将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推向真正的创新世界中,设想,如果我们一直没有提出解放思想、一直没有提出与时俱进的概念,真不敢想象现在的社会是不是还停留在那些过去的时光里。

培养新人,要做到与时俱进。(昆明官渡区汤丽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执着地喜爱
后一篇:秋咏这地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