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反思有益
(2022-12-16 09:58:45)分类: 研训篇 |
1.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认真备课,其次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上课,最后是进行课后教学反思。然而,有的教师不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如何写教学反思。在实际工作中,课后写教学反思这个环节经常被很多教师忽视,有些教师虽然也作一些反思,但是却不够认真、具体,没有提出改进的办法。还有一些教师虽然作了反思,但没有写在课后的小结栏内,时间长了也就忘记了。我认为,上完课以后,立即全面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反思是指任课教师上完课以后,根据自己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总结。也就是要总结上课所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分析出改进的办法,并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在教案的课后小结栏内。
2.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何在呢?
2.1.常写教学反思可以帮助体育教师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同一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对每个班进行上课时,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求知的态度等不同,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所表现出的尽力程度也就不同。如:在进行短跑教学,低年级的学生练习时男女生都会尽心尽力、争先恐后,而高年级的学生却显得懒散一些,没有低年级的学生练习得激烈,当然有一些学生是由于身体素质差造成。教师在上课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让距跑的方法来刺激学生全力以赴地奔跑。具体方法是:在同一跑道上,把女生或跑得慢的男生安排在跑得快的男生前面,并规定跑的距离,教师发令时,前后学生同时起跑,被追到者奖励5个俯卧撑。这样来激发那些跑得慢的学生快速启动,全力奔跑。或者采用接力跑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势力相当的几个组),用奖励或惩罚的方式进行,也能激发学生快速奔跑,达到上短跑课的目的。
2.2.常写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
作为体育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同一年级一般要上几个班的体育课,教师在安排某一教学内容进行上课时,一般来说,上第一个班感觉不怎么好,而从第二个班开始感觉会越来越好。如我在进行技巧—《前滚翻》教学时,在上第一个班的课时,有一部分男生和许多女生翻不过去,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找出了翻不过去的原因是学生低头、团身不紧。改进办法是:每组出来一个做得好的同学跪在一旁作保护与帮助(帮他低头,滚过之后提醒他迅速双手抱腿,并帮他翻转),另外,在垫子下加一斜板,让学生从上往下翻,这样就更容易些。运用以上办法,在上第二个班的课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翻过去,还有一部分学生会朝一边歪倒。课后我又进行反思,思考朝一边歪倒的原因,解决的办法是:蹲撑时,手、脚、头要放正,手、脚推垫用力要均匀。根据前面两个班的经验,在上第三个班的课时基本能顺利通过,在上第四个班的课时基本没出什么问题。说明课后不断的进行反思,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3.常写教学反思可以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教师常写教学反思,会积累很多对教学有用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自己经过教学实践以后认为行之有效才总结出来的。教学反思中的素材和数据,只要我们进行归纳与整理,然后作出结论,提出主题,就是一篇教学科研论文。如:论文《激发教学在体育课中的应用》、《游戏法在体育课中的实验研究》,就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很多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把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之后,从而形成一篇篇教学论文。如论文《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考核的实验研究》,我就是通过对常规教学班和实验教学班进行教学后,每次写出教学反思,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考核,能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进取心、出勤率以及运动成绩。而注重学生结果评价的方法,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有缺旷发生,最终考核结果也没有实验教学班的好。所以教师常写教学反思,可以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2.4.常写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驾驭课堂的能力。即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口令术语的应用能力、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一个常写教学反思的教师,能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的心理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带趣味性的游戏(游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收集、整理、创编、总结出来),教师在安排跑、跳、投的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把教学内容游戏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创编不同的游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练习的信心。而高年级的学生喜欢球类运动,特别是男生,而女生喜欢一些带韵律味道的韵律操、健美操、舞蹈等。根据学生特点安排组织教学,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师上课时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另外,常写教学反思的教师,不管上什么教学内容,他都事先会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应急措施,从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最终保证课堂教学紧张有序的进行。
今年是我校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第二年,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探索新时代教育所需的教学模式,以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3.体育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3.1.反思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
一堂课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有所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全体学生外,还要让每一学生进行练习,进行个别指导。从而发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例如:让学生学习《双杠前摆挺身下》这一内容,好多学生没有见过,必须通过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通过检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通过观察、指导、保护等方式才能了解每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
3.2.反思自己成功的教学。
3.3.反思自己教学的失误。
在完成教学内容时,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个体的差异,教师难以真正把握每一节课,特别是上第一个班级的课。因此,教学中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果教学内容安排不妥,重难点处理不当,教法选用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练习方法、手段缺乏趣味性,甚至教师示范失败等。作为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课后不仅要及时将问题记录下来,而且要积极从主观上找原因、想对策。如进行技巧—《后滚翻》教学时,好多学生翻不过去,原因是学生后滚睡倒后,不知到如何低头。课后进行反思时才发现翻不过去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学生睡倒以后头把低头理解成头往后仰,结果在做后滚翻时,做成头往后顶,所以翻不过去。改进的办法是:让学生把胸卡夹在正胸部,后倒时,低下额(下额贴胸)触摸到胸卡,目的是让学生后倒时,会低头团身。使用这种方法,在下一班级的教学中,好多学生都能翻过去。所以,我们不要怕承认失败,而要从失败的教训中进行学习。
3.4.反思听课教师反馈意见。
上完课以后,作为授课教师要主动听取听课教师的反馈意见,记录听课教师所讲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以及一些建议。无论评价得怎么样,都要谦虚地接受,过后进行思考,写成教学反思,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这对今后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如我在进行田径—《耐久跑》教学后,听课的很多老师都指出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依依都进行了记录,过后经过分析,总结出了最佳的教学策略。这一课题参加云南省课堂教学竞赛,自己感到很成功,受到了各位专家、同行的好评,说明主动听取教师反馈意见是很有帮助的。
3.5.反思学生反馈意见。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完成教材内容的实践者,体育课效果的好坏,要看学生学和练的情况。在学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亲身感受,会产生一些预想不到的好见解,教师要肯定并谦虚接受。这既提倡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如在进行篮球—《运球、传球、投篮》教学时,一般教师上课是统一进行,有些学生由于篮球是自己的强项,他们跟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在一起练习觉得很不自然,于是课后部分学生提出分开练习,我认为是值得可取的。因为基础好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与练习可以提高技术,而基础差的学生在一起教师可以多加强指导,从而对整体提高都有好处。
4.结论: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法,寻找教法与学法,克服自我弱点,总结教学得失,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素养的有效方法。我们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要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进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昆明官渡区学赵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