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举措
(2022-11-28 06:46:24)分类: 管理篇 |
一、差距怎么看
2、目前教师队伍劣势。教师队伍年龄两级分化过大,中年教师占比太小;教师队伍组成结构上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新入职教师比例大,专业性不高,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及对岗位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还急需提升。
二、发展怎么办
2、文化立校,在环境育人上争当排头兵。一是建设“和云溪”校园文化。坚持把校园环境与学校文化紧密结合,打造“书香校园”,注重“崇和尚德,明理启智”环境建设内涵式发展,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智慧的学园、精神的家园、生命的乐园”;二是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建立以教风(敬业爱生、启智创新、博学善教、为人师表)、学风(勤奋、探索、创新、团结、严谨、发展)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使老师把学生的需求当作第一任务;把学生的发展,当作第一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发展中成长,在主动适应中成才,在自我超越中成功;三是建设高效智慧的课堂文化。打造高效的课堂文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回归生态本色,让师生共享课堂的快乐和成长,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3、课程兴校,在课程设置上争当排头兵。学校现课程设置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为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将特色学科: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科技等融入到课后服务的课程建设中,特长学科彰显特色。对标优质学校的课程设置体系,我校缺少了围绕学校发展和学校特色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今后我们将以国家课程为基,以国家育人目标为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标,以六大领域统整课程,有效地达成拓展性课程、融通化创生、多元化构建的课程体系,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育人目标。
三、工作怎么干
云溪小学以办高品质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优化育人环境,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现代化发展。加大两支队伍建设,竭尽全力做好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技能整体快速提升;教育教学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对标优质学校,定位我校发展总目标:办一所“学校有温度、教师有专技、学生有发展、家长有信任”的智慧型现代示范学校。
1、立师德,润泽童心。党建引领,筑牢师者之魂。学校党支部注重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领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守本固源,润泽师生心灵。教师坚守教育初心,争当四有好老师,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守护纯真童心。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本,五育并举,为学生的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炼师技,启志成长。强基固本,担当立德树人之任。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教材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以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加大校本研训力度;以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探索教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练就立德树人的本领。笃行致远,提升传道授业之技。专家引领分层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学科组开展专家引领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校本研训活动。使各个层次的教师在集体备课、组内磨课、校级教研课、专家引领评课的活动中提高教学能力。新教师上好过关课,三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上好研究课,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促进教师由新手型到经验型、经验型到科研型转变。科研兴校,提升教学研究之能。扎实推进“问题即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学校长足发展。坚持校本研究,强化教科研的“特色取向”。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和社区现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十四五”课题申报,学校共有13个区级课题立项,4个市级课题立项,将有效的反思研究、个案研究、观察研究等方法注入研究过程,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校本科研的特色展现。
4、强师能,全面育人。深耕细作,锤炼育人核心素养;行稳致远,培育时代新人。近两年,学校将以赛强能,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在各级各类竞赛、评选中争佳绩。教师强则生受益,以学科课程助推学校质量提升,落实全面育人。搭建专业人才“三格层次”:新老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铺设专业人才“三环道路”: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思想。构建专业人才“三维空间”: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不同梯队的教师专业技能突飞猛进,在“双中心、一目的”的教研理念促进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强师能,全面育人,更好地启志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