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该会什么

(2022-09-06 05:14:53)
分类: 家长篇

随着近些年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在小学甚至初中阶段,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不论做什么都是合理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吃、用、玩、学等想要什么就是什么,这会让很多父母都感到苦恼,父母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结合我家袁可的情况,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一、让孩子学会倾听

(一)父母的耐心是最重要的

不论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和孩子交流某个问提时,孩子大多缺乏耐心,甚至会不耐烦,这时父母的脾气可能就上来了。如果这时父母控制不住,孩子对倾听也就没了兴趣,甚至是畏惧。

(二)谈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我发现孩子在对一些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是,聆听得比较认真,父母不妨把一些对孩子的要求融入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里,比如说:奖励孩子喜欢和有用的东西,在孩子感兴趣的同时也学会认真倾听。

(三)帮孩子安排好日程表

1.让孩子知道日程的概念,孩子们在学校也用可以使用日程表。  

2.一遍又一遍的去看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要求孩子按时做到。

3.若不能做到,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

二、让孩子学会质疑

(一)一个不会质疑的孩子只能是死学的呆子,一个听不到质疑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激起孩子的求知欲;疑,能促进孩子的积极动脑思考、探索,从而提出问题或新的见解。质疑就是对于各种问题要持怀疑、好奇的态度进行思考。

(二)记得有一次孩子问到我:刘胡兰是不是日本人杀害的?我下意识地回答道:是。孩子不太相信,自己去查了资料,找到了杀害刘胡兰的凶手是国名党反动派。他高兴得像只骄傲的孔雀在我面前炫耀。于是又问道:什么是“国名党反动派”? 我首先承认是我记错了,其次我告诉他,你看你一查资料就比我懂得多,为什么不在接着查一下你想弄清楚的问题呢?孩子习惯了只接受答案和最终结果,少了探索和追寻的过程,恰恰是孩子缺少质疑的表现。

(三)要让孩子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民主的原则。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有利于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家长要鼓励孩子敢疑,善疑,使之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家长也要指导孩子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创造力会更强,人生会更精彩。

三、让孩子学会担当

(一)我一直认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一定是有出息的人。记得去年的时候袁可和同院子的小朋友玩耍,后来不小心弄伤了一个小朋友的鼻子,那个小朋友的奶奶便问到家里来,袁可吓得躲起来。好在我带那孩子医院检查一番也没什么问题。事后袁可也承认了错误,我并没有过多的责怪他。我发现孩子不敢承担责任,甚至拒绝承认错误,其实是害怕父母的责罚,如果孩子一有点错误,父母就大加责罚,孩子会越来越失去承担责任的勇气,甚至找诸多的理由和借口抵死不认。后来我告诉袁可,由于去医院花了几百元,从今天开始家里的垃圾由你负责送到垃圾池,时间为一个月,孩子欣然接受了。

(二)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父母在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没有责任心!可他们就是没有想一想,很多时候恰恰就是父母自己剥夺了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习惯上的“大包大揽”剥夺了孩子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孩子不负责任的习惯。孩子成长期间有过失是很正常的事情,是成长的必然历程,但如何正确处理过失却事关孩子今后的发展。例如孩子打碎了别人的玻璃,父母掏钱赔偿;孩子上学迟到了,跺着脚埋怨父母,父母也就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孩子的玩具扔了一地,是父母在收拾“战场”…… 如果说孩子“犯错”时是教育孩子的良机,那么“适度惩罚”就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开始。

以上就是我对教育孩子的一些拙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昆明官渡学生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劳动真快乐
后一篇:教学案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