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官渡事
(2022-09-02 05:45:58)| 分类: 学生篇 |
走进官渡的柔情风貌,邂逅的将是官渡码头的人文风俗。昆明有许多名胜古迹,今天我却要来说一说这官渡古镇。
史悠久的官渡镇位于昆明东南郊,是昆明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官渡古镇文化古迹众多, 人文景观丰富, 在不到 1.5 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 宋、 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官渡古镇的魅力在于古塔,古寺,古街,古树,古巷,古井,古桥,古居;古镇八景分别是:官渡渔灯,峰螺叠翠,云台月照,杏圃牧羊,凌云围绕,滇南草坪,金钢夜话,笔写苍穹,这些景点构成了具有风景韵味的官渡。官渡古镇因其历史文化深厚而远近闻名,历史文化古迹虽有损毁,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留下来。古镇中那些用螺蛳壳和着粘土舂夯而成的院墙,依然在风雨中兀立。百年的土屋民居尚存,实属难 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官渡曾是一个誉满滇中的古渡口,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之一,唐宋时已是滇池东昆岸的一大集镇,元代与昆明同时设县,明清已成为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的乡镇。
官渡原名“窝洞”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这里云水淼霭,薰风无浪,风光如画。
早在唐代,“窝洞”便是南诏王公游览滇池时理想的驻足之地。宋代,大约在1180年至1190年间,驻守“鄯阐”的演习高生世,常乘舟至窝洞游览。高生世的船绳于岸边,于是便把窝洞命名为“官渡”。高氏似乎对官渡情有独钟,干脆把官渡划为自己直接管辖的治所,于窝洞置官渡县治,并修建了城池。当然,最早在此驻足的,不仅有南诏、大理国的王公贵族及其侍从,还有与他们形影相随的宗教文化。
官渡建造时间最早的寺庙是始建于唐朝的供奉摩诃迦罗的土主庙和宋代的法定寺。现在的土主庙大殿体量较大,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檀梁架结构,特别是大殿正面屋檐下的清式九踩四翘如意斗拱,规模宏丽,繁富华美。法定寺体量不大,但举架较高。斗拱出45度翼形拱,富于装饰。正面外檐装饰华丽,明间檐下饰双凤朝阳透雕,檐柱顶端饰木雕麒麟,四角梁出头刻成凤形状,造形生动,仍然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貌,具较高建筑艺术价值。
当然,在官渡古镇宗教建筑中名气最大,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前的金刚宝座塔。
明天顺二年重修妙湛寺时,“乃即寺之前辟地复造浮图一规”,这“浮图一规”就是金刚宝座塔。官渡金刚宝座塔由基座、塔体两大部分组成。主塔宏巨雄伟,小塔小巧玲珑。主塔与小塔都由须弥座、塔身、塔颈和塔刹组成,但式样不同,风格迥异。大小塔相映生辉,十分谐调。高耸俊秀的塔刹,簇拥耸立,犹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形象轻盈俏丽,有一种飞动之美。金刚宝座塔不仅整体构思意象飘逸,令人沉思遐想。细部的铜铸石刻也十分精美。无论是主塔须弥座上的五种坐骑动物形象和四角的金刚大力士,还是佛龛中的佛像,雕工都极为精细,无不细腻逼真,活灵活现。相传每隔60年秋分傍晚日升月落之际,双塔交辉相应可与金马碧鸡坊的金碧交辉相媲美。
官渡古镇是历史的宝珠,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它有古代时一砖,一瓦,一木的气息,更有现代人的时尚,古今结合,奇美无比。(昆明官渡区林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