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望过高之害

(2022-08-14 06:52:51)

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心理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在子女教育过程中,家长往往追求完美,提出子女能力所不及的要求,或无视儿童间的个体差异,将自己的子女与别的孩子盲目攀比,只要发现子女在某方面有差距,就迫不及待地想方设法去赶。有这类心态的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班级或年级排名十分敏感,分数和排名是他们情绪波动的焦点。可是家长没有思考过,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反而对子女的不良影响:

(一)孩子学习兴趣下降。

心理学表明, 当一个人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仍然达不到要求时,就会放弃追求。期望过高,向孩子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孩子虽然经过努力但仍然距离父母的要求相差甚远,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下降。

(二)孩子产生自卑感。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各方面都还比较优秀,但却有较强的自卑感。其原因就是平时父母要求高,总是把孩子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把缺点夸大,看不见优点。孩子感到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导致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严重。

   (三)形成急功近利、图慕虚荣等不良个性。

由于家长对分数和名次过分看重,并经常鼓励孩子去争第一,孩子就可能为了取得父母满意的分数和名次而不顾一切。可能作蔽、可能撒谎,看不起比自己差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形成虚伪、虚荣、好高鹜远、赢得起输不起的个性。

 (四)影响亲子关系。

子女的名次、分数决定着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行为,孩子逐渐感受到,父母爱的是自己的考分和名次而不是自己,对父母的关爱产生怀疑,影响到了亲子感情。

如果家长能理性确定家庭教育目标,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欣赏、发现他们的独特性,在尊重他们的独特性的基础上适当帮助、引导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另外,转变观念,调整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偏差。比如明确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孩子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道理,才能根据自己子女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子女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昆明官渡区瞿晓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了现实
后一篇:这大山的顽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