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责任重
(2022-08-02 08:00:01)分类: 家长篇 |
8月17日,在关二小的组织安排下,200多名一年级新生家长参加了新生入学家长培训会,聆听了辛勤老师围绕“如何做好小学学生家长”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培训过程中,各个家长认真倾听,做好笔记。与会家长均表示,通过培训让家长们受益颇深。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可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一年级的孩子,从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换位”成了一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改变,这其中蕴含着太多的期盼,有孩子的期盼,有老师的期盼,也有家长的期盼。上小学一年级,可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们今后漫长学习生涯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幼儿园是娱乐性的学习,小学是知识性的学习,进入小学后严格的纪律、作息规律都与幼儿园时大不相同。作为一年级家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新生活,让孩子过好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学校对孩子各方面的正规教育外,家庭教育作为对课堂教育的补充或者延伸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也是孩子的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作为一年级新生家长,帮助孩子迈好学校生活的第一步,比较自觉地适应学校新生活,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从而帮助孩子过好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显得极为重要。为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学校新生活,鼓励式教育对家长而言尤其重要,入学初,家长要多跟孩子沟通,及时疏导孩子的不适或者焦虑情绪,关心询问孩子在校表现,如“你今天学习感到开心吗?哪些事让你开心了?你今天在学校学会了哪首儿歌?”等。如果孩子说得好,就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还可以及时与老师联系。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观察力和记忆力,让他们觉得学校的新生活充满乐趣,从而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帮助他们尽快喜欢和适应学校新生活。
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订一张接近小学学习生活的作息时间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天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督促孩子严守时间概念,培养孩子按时就寝、起床、用餐、学习、锻炼的习惯,让他们逐步具有守时的意识,及早适应正规的学校生活。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教育孩子分配个人时间,独立自主地合理安排利用好时间,开展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初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自己梳洗穿戴、吃饭;学会使用铅笔和卷笔刀、学会整理书本、铅笔盒、书包等;学会扫地、抹桌椅、清洗抹布和鞋袜等小家务,使孩子尽快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为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学习“小天地”(书房或小书桌),桌椅的高低要适中,具有较好的采光条件。还要让孩子明白这是自己学习的场所,并能教会孩子自我管理这个“学习天地”,学会有序放置和整理学习用品和书籍,使物品放置顺序化、固定化,用完即归位。
孩子虽然是父母生的,但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要认识到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尊重、倾听孩子,把孩子当人。作为家长的要懂得尊重孩子,根据不同的场合,不断变换身份与孩子相互沟通、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一是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谈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孩子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同学中发生了矛盾,不护短,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引导孩子自己去处理,积累为人处世的经验。二是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家里事情特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和孩子多商量,那样会大大激发孩子参与的动力,即使在有不同意见时,也能互相谅解。三是督促孩子在养成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一年级孩子在没有养成好习惯时,尤其需要家长督促。家长要在适当时候提醒孩子:“该去做作业了!”当孩子找出各种借口不愿做作业时,家长要打破孩子侥幸心理,严格要求,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认真完成的,同时可给孩子提供一个小闹钟,用于做作业计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训练孩子提高作业速度。这样,孩子才会信任你,多和你沟通,交流。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将家庭,学校,社会溶为一体,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