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一面旗
(2022-07-20 07:54:39)分类: 学生篇 |
大海若失去了巨浪的翻滚便失去了雄浑;沙漠若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便失去了壮美;高山若失去了岩石的坚韧便失去了巍峨。中华少年只有拥有那颗爱国之心才能体会民族光荣,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中华民族方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是一面旗,一面破旧不堪的红布。
却被这些共产党似宝贝般小心翼翼的收着。“砰!”一声巨响又传来了,战争年代,硝烟四起,我每天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对这些声响,早已习惯。前方交战,我被一人挥舞着,在空中迎风飞扬。“嗖’’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我旁边的战士,子弹直穿胸膛,鲜血四溅。一部分血洒在我的身上,使我原本被泥土掩埋的红色重新变得鲜艳起来。他虽倒下,可我依旧在空中飞舞。望向身旁,又是一名战士扛起了我……再望向前方,战士们在抛头颅,洒热血!我不明白,他们每天吃的不过是野菜,甚至是树皮野草,一年四季穿的不过就是那几件衣裳,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奋勇杀敌?为了自己?为了家人?还是为了自己的祖国?直到他们战争胜利,五六个人将我高举空中之时,我想这些原因可能都有,但是最大的应该是为了国家吧,毕竟国不安宁,人民又何来安宁之说呢……
我是一张纸,一张绝不普通的纸,一张写有宣言的纸。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国民党统治后期经济衰败,民不聊生,美国为了让中国成为它的附庸,在这个危难的时候像施舍乞丐一样,给知识分子们配给粮食。而朱自清却宁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而我就这么看着他带领着一些知识分子毅然决然的在我的身上签下了他的名字----朱自清,他的眼神是那么的坚决,那么的坚韧,没有丝毫的犹豫……我望着他心中泛起了层层波澜。
我是一棵树,与其它树一样的树。
可能还没有其它树那样高贵,但要说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我是一棵生长在荒地里的树。而我的“母亲’’是一位老人,一位已经退了休的老人----杨善洲。起初这里只有我一棵树,而我也从他的朋友口中得知杨善洲曾是一名官员,退休后便和他的朋友来这里植树。他的这个做法也受到了非议,很多人的不理解,别说他的亲戚朋友不理解,就连我一颗身为他成功栽种出来的树也不理解。人类在晚年不都是想着颐养天年吗?干嘛要跑到这大山里受苦受累的植树呢?当这荒凉的地方变成了绿林时,我恍惚间明白了。尽管后来他走了,但我觉得他依然还活着,与我们这些树木一同活着。他为中国版图上又增添了一抹绿阴。
中国的强大,不就是人民子弟兵们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勇敢换来的吗?不就是朱自清维护国家尊严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气节吗?不就是像杨善洲那样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坚守住的吗?这不就是民族之魂、中华之魂吗?(云南玉溪市唐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