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少年工作创新

(2022-06-04 22:06:19)
分类: 教育篇

一、共青团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人民日报》刊发署名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的文章,文章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必须切实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

文章提出,团要管团。共青团要向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准看齐,从严从实管团治团。进一步管好团的组织,针对新兴领域覆盖不到、覆盖不全等问题,不断创新团的组织设置,努力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组织;针对传统领域活力不强、对青年吸引力不够的问题,探索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等方式,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区域内各类基层团组织普遍活跃起来。进一步管好团的干部,深化拓展“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宣传调研活动、机关开放日活动,推进团的领导机关干部常态化下基层、机关干部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深入开展“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讨论活动,推动团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联系青年、融入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进一步管好团员队伍,着眼于增强团员先进性,一方面控制增量,严格团员标准和入团程序,控制中学阶段团员发展比例,提高团员发展质量;另一方面管好存量,严格组织生活,严格教育管理,严肃团内执纪,引导团员在青年中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和凝聚作用。

二、 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

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在新的形势下, 共青团组织要直面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改革创新,积极应对,否则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基层团组织做为共青团组织当中非常具有的影响力的一部分,尤其要积极响应党中央指导思想,进行科学的创新,科学的改革。

在新的形势下,团组织的存在价值,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新的环境,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必须对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建设进行针对性的思考。

(一)从领导层面重视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升组织的形象

想要建设好基层团组织,首先要从领导层面提升重视,加大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投入,培养专业的、专职的优秀团干教师开展基层团组织工作,让其有充足的时间加强自身团务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团组织工作的研究,加强对团组织的管理,提升基层团组织形象。

(二)加强基层团组织制度建设,提升组织的规范性

基层团组织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基层团组织制度的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合理的团内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办事流程,提升团组织工作开展的规范性。

(三)加强团支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基层团委的工作要回归主题,加强对团支部的管理,明确团支部的作用、价值,设计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团支部管理机制、活动机制、 考核机制。学校应加强学生团干的培养,建立科学的学生团干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让学生团干成为精通团务知识、熟悉团务工作的优秀学生干部。加强团员队伍的思想教育,明确团员的地位、意义、标准,培养团员的先进性意识,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四)利用新媒体阵地,做好引领思想工作,提升组织的影响力

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阵地,贴近团员生活,关注团员所关注的事情,对焦点事件,要进行思想引导;对谣言,要积极抵制和辟谣,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思想,提升组织在团员当中的影响力。

(五)通过开展团学活动达到教育目的,提升组织的存在价值

从团员切实关注关心的事情着手,响应团中央“三走”活动精神,设计系统性的活动。结合基层“党建工作”,让“党建”带动“团建”,体现团员的先进性;结合团员志愿者服务工作,让志愿者服务工作成为“团建”的一部分,体现团员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提升组织的存在价值。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一)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教育,引导青年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理解新时期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不能落伍。无论何时,何地,马克思主义都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有些人对其不了解而产生误解,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或不适应时代发展,这都是不正确的想法。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浮躁的社会里保持一颗清醒,冷静的头脑,静下心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的指导生活与实践,带动身边的人,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这是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二) 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全方面提高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人的思想觉悟和行动能力。作为新青年,学习是第一要务,要学习但不能死学。这里的“学”不单单指书本里的知识,更包括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感悟,体会所得到的经历与收获。另外,我们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不断拓宽学习的方法与路径。在网络与信息资源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轻松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料,但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把理论内化于心的同时,外化于行。近年来,多所高校在党中央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开展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定期组织青马学员听取专题讲座,开展成长沙龙等多种理论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同时开展走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理论培养与实践砥砺相结合,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三)合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创新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时代在变迁,作为祖国强盛后备军的当代青年是科技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诸多便捷。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科技的发展从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加以规范引导,如何将网络资源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更好的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宣传与共享功能。

结语: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责任与使命同担。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取得进步,关心青少年发展,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事业,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新时期取得更优秀的成果。我们广大青少年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少年强,则国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