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点看法

(2022-05-30 07:08:19)
分类: 研训篇

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发展的基本形式,在各地各校积极的实施。我所任教的洛羊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也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工作,回顾这几年来的校本培训,我们每一学年都请名师到校上课讲评,并聘请专家到我校进行讲座,每一次都是“听看心懂动,下来不动”。此外还有本校范围内的公开课和竞赛课。总体来说虽然通过了校本培训的考核,但对参训者来说收获是不大的,没有真正取到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目标。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足。

我校开展校本培训也有四、五年了,但问我们什么是校本培训,我我想大部分的老师是不清楚,不全面的,大家对校本培训的最深印象便是每年迎接校本培训检查。致使很多人认为校本培训就是为了完成检查任务,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来进行校本培训。

什么是校本培训呢?校本培训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主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计划与活动。无论是在中小学校内进行的,还是中小学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的都属于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促进教师自身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学分的任务。其实所有老师都是期望自己活得进步的,只有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目的,才能正确的面对和参与到校本培训中来。

二、校本培训缺乏系统性规划。

几年来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每次都是孤立的,之间没有联系,甚至有个别或部分是重复的,原因是由于校本培训没有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规划。

校本培训规划是学校对未来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途径,活动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进行统筹计划和安排,规划就如灯塔,为校本培训指明方向及实现途径。有了规划,才能保证校本培训的系统性,防止校本培训随意性和培训中的顾此失彼。

因此,学校领导应邀请专家及部分教师代表在深入了解学校的师资现状,资源现状和有初步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来共同制定出学校校本培训长期规划,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并按规划逐步实施培训。尽管未来有不可预测性,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后期安排可以逐步进行调整以免走弯路。

三、校本培训中的参训教师缺乏自主性。

作为培训的主体参训教师,一直以来都是培训的被动接受者,培训时间和地点是通知的。培训什么内容,没有参加培训前往往也不清楚。甚至有时利用教师休息时间来进行培训,我想这样的培训很难得到老师的认可。校本培训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校为本,教师为本两个方面。所谓教师为本,就是让教师成为培训的主动参与者,而非培训的接受者。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鼓励教师自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参与学校教师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培训资源的价值。

四、校本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性,而我们进行的培训大部分是集体全员培训。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甚至有一位高中的优秀教师对小学进行校本培训,当然教育是相通的,有共性的。但这样的培训其针对性就无从谈起。校本培训是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培训学习,促使教师专业和学校获得发展。所以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就是要针对学校发展中生成的问题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在年龄,学科,学历,社会经历,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所以除师德和教育法规方面的培训外应少采用全员集中培训,至少分为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新教师,老教师分类培训,最好是每期分几个框题计划让教师们各取所需。

五、校本培训的形式缺乏灵活性

由于学校的目标定位,教师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必然会造成校本培训在内容设置,途径选择,对象组合和时间安排上具有广泛和灵活性,决定了培训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反思我们身边的校本培训主要是专家讲座和观摩研讨,集中学习的,分散少。其实应该鼓励个体自学,定期分组进行学习交流,组织读书会,还可以组织教师论坛,让本身有独到见解的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还可以要求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形式。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拙见,也是开始关注校本培训的起点,作为参训教师,我们是培训的主体,我期待朴朴实实而非完成任务式的校本培训来到我们的身边,而自己置身其中来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昆明经开区张志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我修养
后一篇:我的感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