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守护者
(2022-03-12 07:40:24)分类: 散文篇 |
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来自西南边陲云南省移动公司的胡小滨,我演讲的题目是: 边境线上的文明守护者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家一定得知云南边境瑞丽的报道,可能有人会抱怨、指责边境地区瑞丽的防疫工作没有做好。
有这么一句话“不知全貌,不予置评”,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有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文明之邦的中国公民,更应该有文明素养,不信口雌黄。
今天我与大家讲讲疫情之下云南瑞丽的责任和担当,你们就会为边境线上的文明守护者们而赞叹。
云南边境瑞丽的实际情况怎样呢?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觉得边境就是一堵墙,一道门。而在我们云南,边境却是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有的地方国境线就是一条河,有的地方国境线穿过一个村,村里的小朋友荡个秋千,荡过去是缅甸,荡回来就是中国。有的村道、水沟、田埂甚至房子可能就是国界。中国的鸡跑到缅甸下了个蛋、缅甸的芒果落在了中国人家,一寨两国、一山两国、在云南边境司空见惯。
云南省的边境线有4060公里,与缅甸、老挝、越南山水相连,全省16个地州市,就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25个国家级、省级口岸和65条边民通道,出入境人流量非常大。还有数量众多的边民通道、便道和小路。守护这样的边境有多难,大家可想而知。
就拿瑞丽来说,它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边境县级市,三面都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达169.8公里。瑞丽也是云南省界碑最密集、渡口便道最多的地方,很多村寨居民和缅甸居民本来就是一族就是一家,
瑞丽市各级干部、党员、民兵迎难而上, 24小时坚守边境一线。连绵山峰,河谷密林,便道渡口,守边人员了如指掌,那里留下了他们守护祖国生态文明的脚印!
一位瑞丽居民在微信中写道,“我们是居住在瑞丽的昆明人,守边的辛苦我感同身受,条件非常艰苦。守边人员冬天熬夜只能烤火,我们的眼圈都黑了。缅甸打仗的炮火声此起彼伏,守边人在危难中坚持着,用生命保护边境上的文明。”
作为边疆人的我,忘不了2020年初疫情防控,云南省公安机关2万多人日夜坚守边境线,
习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肯定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展现中华文明深厚底蕴,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这种精神在边疆瑞丽地区展现得淋漓尽致地。党和政府要求瑞丽30万居民全员接种疫苗,一个都不少;全员核酸检测,一个都不落。在入境缅甸籍人员新冠病例中,中国医疗专家组逐一会诊,不分国籍、一视同仁,全力以赴救治。让每个病人的生命、尊严得到悉心呵护。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面对疫情来袭的危险困难,瑞丽一夜之间变成了白色,“医护白”温暖了边城,人民警察一抹蓝色紧密配合;需要翻译、需要网格员,踊跃的志愿者随叫随到;身穿“红马甲”的网格员是瑞丽城的活地图,遍布每个街角;“我是民兵我先上”最耀眼的迷彩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始终负重前行。他们坚守、付出,守护瑞丽,每个人都了不起!算不上惊天动地,却一定是挺身而出、慷慨前行!他们在边疆地区留下了文明守护者的身影。
疫情终于退去,开放包容的瑞丽正以全新的姿态,敞开大门,迎接八方宾客,共谋边疆地区繁荣发展
我的演讲完毕,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