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教学反思

(2022-03-11 08:03:18)
分类: 研训篇

我在一年级2班上了一堂英语公开课,感触颇多,收获也很多,但是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在这谈谈我教学后的一些反思吧。

       因为一年级是学生开始真正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始终让学生在宽松、庄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学习、表演、竞争和相互评价,为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现象而努力。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都在六七岁之间,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记得很牢,反之,则很快忘却。如何把握住这一点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是我在教学上探索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叉进行;注意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有效性;注意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以促进他们内在潜能的发挥,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先前的活动中转到当前的学习内容上,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应先让学生乐一乐,使他们有较强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他们注意的转移。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上课时采用说唱方式进行ChantChant是我们英语教学中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形式,尤其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例如,我在本堂课就用了一个chantHello,hello,how are you? Fine, fine,thank you...用简单的英语歌曲的旋律一下子使沉闷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气氛活泼了起来,看着孩子们欢快地歌唱,我的思绪也一下子被点燃了。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可以通过唱一唱来操练chant,甚至也可以通过演一演,赛一赛等多种方式去激活学生,达到我的操练目的。 

以游戏带动操练。一年级的学生较为活泼,天性好多,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为了让小学生能在课堂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课堂活动应既有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又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既要让学生安静地倾听,又让他们做一些动态的操练或游戏活动。学生在学一学环节中,通过听、说、模仿等活动获得的新知识应该在玩一玩的过程中得到巩固。玩一玩这一教学环节既是对学生注意的适当调节,也是对学生上一环节中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参与面较广、竞争性较强的游戏。例如,在进一步复习、巩固新授词组阶段,我设计了炸弹,找卡片,大小声等游戏,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参与主动性,全场气氛达到最高点。游戏轻松有趣,将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怏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从而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值得借鉴。 

少年儿童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亦大大提高。同样,比赛结果一出来,使学生兴奋不已,且余兴未尽。所以,在活动中,要做到善始善终,要善于总结,评比出优胜者,表扬和鼓励他们,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教师在教学中应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对学生表扬有多种方式,如:言语表扬和体态表扬。言语表扬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用语言进行肯定。如:Good! Excellent!Youre clever!等。体态语表扬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运用体态语言进行肯定。比如翘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击掌表示赞同,点头表示确认;个别表扬和集体表扬;个别奖励性表扬和集体奖励性表扬。个别奖励性表扬是指教师用物品奖励个别学生,比如个别击掌等。集体奖励性表扬是指教师给予个别学生所在的集体某种奖励,比如,给小组加分,发给小组小奖品等。恰当地运用这些表扬方式,一方面能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另外,在本堂课上我也加入了孩子的情感教学,不仅使孩子们能学课本知识,也要适时的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对教师而言,这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挖掘。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喜欢英语,让他们在学中找到乐趣,在玩中学到知识。本堂课的亮点是值得肯定和继续发扬的,但是需要学习、深入、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老师们提出的“是不是一年的孩子还是应该强调孩子对单词和句子的认读能力”,还有待我去考察实施,唯有不断的探索、反思,才能使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这是对我自己的负责,更是对我的孩子们的负责!(昆明盘龙区肖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快来这里欣赏
后一篇:伴随着我成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