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老校长下乡”培训有感

(2019-07-26 09:29:11)
分类: 随笔篇

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本龙


     47日—11,我参加了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的老校长下乡培训。听了关工委常务杨丽副主任作的动员报告,学习了习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的讲话,贵阳市老校长下乡试点工作的材料汇编。参加了赴贵阳实地考察,听了贵州省教育厅、贵阳市教育局,修文县教育局关工委领导对老校长下乡工作的宣讲和修文县久长中学、中心完小、幼儿园领导、教师、下乡老校长的交流发言,进这三所中小学、幼儿园看了老校长下乡,学校密切配合取得的工作成效。在系统学习贵州省关工委老校长下乡材料汇编,实地参观考察基础上,教育厅三位关工委的领导趁热打铁,组织赴贵阳考察的20人集中研讨,围绕着贵州“老校长下乡”工作可借鉴的成功做法,云南怎样开展此项工作,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三个议题展开讨论,5位老校长和州市关工委领导各抒己见,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我们退休校长来说,此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再学习,我们获得了新的教育信息,有了新的思想认识。明确了教育系统启动老校长下乡工作的重要意义,老校长在新时代实现教育强国伟大事业中也当担着责任和使命;明确了老校长下乡工作基本的运作模式和相关部门人员当履行的职责;明确了应该积极参与“老校长下乡”工作,努力完成省教育厅关工委交给的重要任务。力求老有所为,再作贡献。

通过培训我们看到了贵州省试行老校长下乡工作 “七个到位”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云南学习借鉴。

一、认识到位。从省教育厅到基层中心小学、幼儿园领导、教师都认识到老校长下乡工作是实现国家扶贫,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利于发挥名优老校长及其拥有教育资源的作用,能够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学校,弥补他们所需所缺,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校际交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贵阳市下乡校长说“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修文县久长镇中小学、幼儿园领导、教师说“被老校长帮扶是一种幸运”,这表明贵州省老校长下乡工作卓有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此项工作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组织到位。贵州省组成省、市、县三级教育部门现任领导与关工委领导共同负责组织实施老校长下乡工作的领导机制,为此项工作正常运作提供了组织保证,这是此项工作持续进行,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三、经费到位。贵州省实施“老校长下乡”工作,配备了专项资金。确定为老校长帮扶对象的中小学、幼儿园,拨给项目资金10万元,每月给下乡老校长交通工作补贴, 从经济上为帮扶学校快速改善薄弱环节,支持老校长下乡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管理到位。贵州省“老校长下乡”工作实施了科学管理,落实了各级管理的责任人和工作要求,明确了老校长的任务和职责,与下乡学校彼此配合的协议,签订责任书,细化工作流程和任务要求。平时过程管理和年终阶段考评都以责任书为依据,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

五、目标到位。贵州省老校长下乡工作确立了三年目标:改善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落实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下乡指导的校长、名校教师帮扶团队、贫困地区被帮扶的学校,都着眼于这四个目标,联系实际分解为若干具体目标和工作内容,分学期逐个落实。这使此项工作有的放矢,稳步推进。

六、指导到位。老校长下乡明确了指导时间,指导学校,指导范围、内容、步骤、规则,多做学校管理的建议者、牵头人、联系人,着力建设帮扶团队和受助学校团队,形成优质学校与贫困地区学校相互联系,同步发展的共同体。

七、措施到位。贵州省“老校长下乡”工作以部分学校为试点,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式,“三个支持”的帮扶措施,举行启动仪式,挂牌建立老校长下乡工作室,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会,开展校对校、室对室、组队组、人对人精准帮扶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成功做法,表彰老校长和帮扶学校。这些措施确保老校长下乡工作规范、持续地进行,短时间里获得了突出成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贵州省“老校长下乡”试点工作起步两年多,他们的一些做法切实可行,云南可以直接 “拿来”应用。在此“继承”的基础,云南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拓展、创新、丰富老校长下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为此,本人也有七点建议。

一、尽快拟定云南省老校长下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此项工作的目的、任务、步骤、要求、措施,引领教育系统行政部门、关工委重视和实施此项工作。

二、建立老校长下乡工作整合协调机制。形成省、州市、县三层级组织协调机构,力求做到有领导机构、有责任部门、有管理人员、有规章制度、有专项经费、有定期考评。

三、建立云南省老校长信息库。拟定下乡帮扶贫困地区学校的老校长工作标准,遴选合适人选,以便使用。每年选入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名优校长进入老校长信息库,适应老校长下乡工作的新陈代谢,确保此项工作后继有人,持续发展,不断创新。

四、建立云南省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信息库。先做基线调研,搞清楚薄弱学校薄弱在哪里,需要外部帮扶什么,需要怎样帮扶。这样,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分期分类分批地实施老校长下乡帮扶指导。

五、开展老校长下乡工作培训和研究。分期分类分层级对此项工作相关的领导、校长、教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确保此项工作规范快速,富有成效。针对此项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题研究,共商对策。

六、建成两个持续发展共同体。在“老校长下乡”工作机制保障下,整合各地各校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名优学校、校长、教师帮扶共同体;建立受助学校全员发展共同体。以两个共同体的互动,促进双方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七、建立老校长下乡工作信息资源库。

     从起步开始,各层级落实老校长下乡工作进展状态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形成系列电子文档,以便准确把握此项工作的整体态势,及时弥补缺失,改善薄弱环节,推广成功经验。

     总之,贵州省“老校长下乡”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为云南和其它省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后面推行的省区可以根据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作出新的思考,新的设计,新的部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