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1)闹中取静——欧声光著
(2021-07-10 07:43:4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厅 |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1)闹中取静——欧声光著
独醒身穿补巴的灰色旧中山装,从富丽堂皇的上海宾馆里走出来,找到居民蔬菜市场,递出两元钱,买了两个馒头作饭,两个番茄作菜,勉强吃了一顿午饭,就一路打听,找静安区地摊股市去了。
他第一次来到大上海,闻着扑鼻的海味,见到如林的高楼,宽阔的大街,川流不息的车辆,蚂蚁一般不断奔走的行人,真是无比新奇。他走累了,在黄浦江的外滩,看见摆着简易木凳,可以歇口气,刚坐下去,守凳人马上就站出来说:“5元钱一坐,拿钱来!”他赶快爬起来就跑,生怕被他追上来抓住不放。
他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静安区信托部门前沿街摆着股票的地摊股市,第一次亲眼见到了真实的股市和印得比钱币简单得多的股票,一身“山里头”打扮的他,假借问价,偷偷地摸了别人摆在地上神奇的“纸飞飞”,根本不去管人家的白眼。
在静安区的一个股评会上,他终于找到了阳百万。当他亲眼见到阳百万时,却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他从阳百万的语言与形态看,独醒判断他原来是个大腹便便的人物,肚子有油水多,头脑简单,远不及自己;看来,他过去发的财,都是碰到的,不是靠道术有备而得的。看来,独醒只有靠自己的智慧拿真刀实枪打“江山”了。
独醒来到长江边,在沿塘路外搭乘机动渡船,到对面崇明岛农场上岸,找到了谢场长,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和过去与他发黄的通信说:“我是曾经为你们代销过蜜宝西瓜种子的独醒,我们有过合作关系,晓得你我很讲信用。我是到上海来熟悉地摊股市的,因为人生地不熟,没有亲戚朋友,唯一有过经济联系的,就只有谢场长了。我想请谢场长帮忙,在你们农场里找个事先做做,能拿一份维持基本生活的工钱,有个能落脚的住处就行。”
谢场长穿一身蓝色中山装,看上去50多岁,是个厚道人,听了独醒的自我介绍,就说:“我也是通过《新闻报》与你有过联系的,在《新闻报》上看过你的散文。我知道你是个很有文才的人,农场是个下力气的地方,如果我叫你干力气活,那真是委屈了你。”
谢场长说:“我有个叫王德祥的朋友,在货运处管工。黄浦江边很长,你不好找,还是我把他的地址写给你,你按这个地址去找他吧。”
独醒说:“谢谢场长!”就拿着谢场长写的条子,来到黄浦江边外白渡段。只见沿江两边,正在打桩,立手脚架,新建各种样式的楼房。江中,大船、小船、机动船、木船、人来船往。岸边,从货船上搬到货车上的钢筋、水泥、砖头,有起重机,上吊下卸,也有人工扛。几经打听,他找到了货运处的王德祥,说明来意。
王德祥是个大头大脑大个子的中年男子汉,他看了独醒递上的条子和身份证,答应他下午到这里来扛水泥,但要等候几天,才能排上工。
独醒住不起50元一夜的宾馆,只能住在离静安区信托部和黄浦江都不远的长乐路附近地道里。这是个当年中苏交恶时挖来防原子弹用的地下防空洞,木牌上写着“地道旅馆”,五元钱一夜,只有一张靠着洞壁的单人钢丝床。一只五瓦的小电灯,到10点钟准时关灯。过了10点,他就自己点蜡烛看书至深夜,读股票、孙子兵法、读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等书。
两天后,他到黄浦江货运处去找到王德祥,才排到他开始搬运水泥,从木船上扛到货车上,每袋5角钱。他上午到静安区地摊股市去用笔记录行情;下午到黄浦江扛水泥,每天要挣十几元,
交了地道住宿费,买了饭菜,还有余钱。他除了要吃饭,就是要看书。他刚有余钱,就到上海书店去买股票书、文学书、历史书、哲学等书。
他每天把时间一分为三——上午去静安区信托部前的街上的地摊股市记录行情;下午到黄浦江木货船上扛水泥上货车;晚上在地洞里看书,写作。
那天上午,他按时到静安区信托部门前的地摊股市去看盘,问价。
一个卖股票的高大汉,见他一身山里人打扮,误认为他不是来买股票,而是来偷股票的,便凶神恶煞地大声吼:“快放下!”。
他受辱了,要高大汉还他一个清白。于是,双方互不相让。这时,旁边一位卖股票的中年男子忙给他打圆场说:“来,我的股票随便看,随便摸,生意不成仁义在嘛。”
他抬头看了看这位和善的中年男子,听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不仅是个好人,还是个知书识礼的人物。”
独醒一面说:“谢谢你的眼力。”一面认真查看神奇的纸质股票:它的正面印着面值和发行公司的名称,背面填写着股东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住址和股票编码。看完了,他和这个卖股票的人攀谈,问他:“你贵姓名谁?做股票生意有多久了?”
那人说:“我姓黄名敏,当过工人,做股票生意的时间并不久,但是,爷爷在二十年代就开始做股票生意了,听爷爷讲过做这种生意的经验。”
独醒告诉黄敏说:“自己是个在山沟里自学成才的文人,在《新闻报》上发表过《黑色的宝洞》、《遥远的想念——金斑啄凤蝶》、《只不过是想念你而已——百灵鸟》。”并把身份证掏出来,让他核实作者的真名。还说:“我对股票很感兴趣,因此,对你爷爷的经历也很感兴趣,想登门造访你爷爷。”
点小文章,爱好着文学,看过你在《新闻报》上发表过《黑色的宝洞》、《遥远的想念——金斑啄凤蝶》、《只不过是想念你而已——百灵鸟》。对文人有好感。”就把家在四川路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告诉他了。
那天一早,独醒买了崭新的一套西装一双黑皮鞋穿上,没有买礼物,直接来到黄敏家。黄敏把他领到延安路他爷爷家,见到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满头银发,红光满面,谈吐清晰。独醒用笔记下了黄爷爷提供的历史料——
1882年9月27日,上海《申报》,平准公司股票价格。1891年,上海证券掮客公司成立,专业从事股票交易,1905年改称为上海众业公所,在茶馆里谈股票生意。1910年,英国庄家来到上海,恶炒橡皮公司的股票,狂涨几十倍。庄家走后,又狂跌回原地。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出台《证券所法》,1920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四川路与延安路相交的一幢三层大楼里挂牌,交易活跃,门庭若市,佣金标准是0.625‰。一年以后,进入牛市,股市神话到处流传,上海忽然冒出111家证券交易所。不久又跌入熊市,倾家荡产者无计其数,交易所纷纷倒闭。1945年4月,牛市又暴涨到白热化程度,不久又再次进入大熊市,股市崩溃。1946年9月16日,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又进入牛市,1948年在大熊市中倒闭。
对黄爷爷提供股市的牛市和熊市的具体时间,独醒说:“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研究资料与财富,谢谢您。这使我明白了两点:一是股价的涨跌与牛熊轮回和时间周期有关,二是与庄家有关。原来,股市是个从上升到崩溃的怪物,它本身就是少数庄家的乐园,多数散户的陷阱。奇怪的是股市上那么多人,仍然不明白这个原因,仍然要纷纷走近陷阱。黄爷爷,您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