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9)高崖宝洞——欧声光著
(2021-06-26 07:44:49)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厅 |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9)高崖宝洞——欧声光著
独醒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具有石光的高崖山洞,究竟是由什么石质构成的。他需要研究,需要得出结论。在没有得出结论前,他不会入驻。
他从黑石洞中退出来,牵着青牛,走出高崖上的绿林,走过树桥栈道,把树桥收了,放在凹形栈道的崖腔里保存起来,走出凹形栈道、石栈道。他从山颈到肩岭,走下“之”字形小坡,再翻身骑上牛背,沿着他开出的曲曲折折的山脊路和山岭路,从高山到大山,从深山到峡谷,再翻山越岭,穿林过沟。他进入古松古柏参天的云雾高山,从一条崎岖的自然小路,通向半崖绝壁的金蝶洞屋。他再度察看,这边上面也是高高的石壁,下面也是深深的悬崖,中间的半崖绝壁间,有一道长长的内盘石槽。进入石槽,上有石檐,下有槽道,右边是石壁,左边有一道长长的天窗。石槽尽头,悬崖上也有一片青松翠柏。他穿过丛丛枝叶,也有一大片长满绿草的开阔地,后面的崖腔里,也有山洞。
他回到金蝶洞屋里,把他最新发现的黑石洞与这个原来发现的蝶洞屋进行比较——这边山崖规模小,那边山崖规模大;这边洞小,那边洞大;这边后洞分下、中、上上三层,那边后洞还不清楚;这边的青石没有石光,那边的黑石具有石光;这边的青石不光滑,那边的黑石很光滑;这边的青石不那么坚硬,那边的黑石十分坚硬。明显的区别,在硬度、色泽和石光上。
为了继续探明那边黑石巨洞的性质,独醒骑着青牛,带上锄头和斧头,又到对面那个埋没着古青树体的地方,再度挖掘。
他再次挖开了那个被掩埋的树体,用斧头砍取下九段古青木,每段约五寸宽一米长,再用锄头掏土掩盖,标石作记。他用绳子把那些出土的古青树体捆成一束,绑到牛背上,驮回金蝶洞屋去,用刀削制成蜡烛形的自然照明器。他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骑上青牛,驮着那一束自然照明器,往那边的黑石巨洞去。
独醒骑着青牛,过沟穿林,翻山越岭,从峡谷到深山,从大山到高山,再下牛来牵着牠,从“之”字形小坡路上去,过肩岭、山颈、石栈道、凹形栈道,取出树桥,搭到开阔地上,走过树桥栈道,收起树桥,放在旁边的崖腔里保存。
他再次穿过绿林中的开阔地,到达绿地,再去看草丛中百灵鸟窝里的鸟蛋和幼鸟,已经搬走了。他再四处寻找,发现百灵鸟已经搬到黑石巨洞上方的崖壁上做窝去了。他说:“这样也好,更加安全可靠,各自相安无事。”
他牵着青牛,进入黑石巨洞。只见那一束八支蜡烛形的自然照明器,在牛背上发出银白色的光,照得里面明亮起来。
主洞里面,又宽又大,前洞的左大厅、中大厅、右大厅,厅厅相通,可容纳上万人。后洞逐渐收窄,长于前洞几十倍。洞尾越来越小,直至细如蝌蚪的尾巴,不能通人为止。洞尾巴里面的秘密,还不清楚。
看来,整个黑石巨洞空间的格局,就像一只巨大的蝌蚪——
洞口犹如蝌蚪嘴,洞身就像蝌蚪身,洞尾好似蝌蚪尾。
在洞尾的左前侧,他发现古人用过的黑石书桌和黑石书柜。在左后侧,他发现古人用过的黑石床位,床上有木料遗迹,床前的木凳遗迹。他在洞尾的右前侧,发现古人用过的铜锅铜碗。凡是黑石器具,还完好无损。只有木料和铜料用具,已经氧化,但主体还在。
他从黑石洞里出来,依原路骑青牛回到金蝶洞屋里查书。书籍不够用,他又骑着青牛,搭着布袋,沿着他曾经用斧头开劈的那条断断续续,中间有四个垭口的断蛇形的山脊路,越过大横山,从长长的斜山坡小路下去,到官渡口码头上厚木船,在丽水湾巴东港码头上岸,到巴东县城书店,买了古本《诗经》和《中国玉石》杂志、《中国玉器》等书籍,再依原路回到蝶洞里,慢慢查看考证。
他又从《中国玉石》和《中国玉器》中查找依据:“黑宝石,是刚玉宝石,属于蓝宝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是比较珍贵的宝石之一,并且黑宝石的开采量是比较小的,因而市场价值也是比较高的。”
接着,他给成都理工学院写信,信封中用纸包着少量黑石样品,请求化验所含的地质成分。21天后,他收到了成都理工学院化验后的回信说“该黑石含氧化铝A12o3。”
他带着古书,到那个巨洞中去读,身在洞中,神秘莫测,如梦如幻。他感觉到,这些黑玉石中,有黑玉龙、黑玉象、黑玉蟹、黑玉虾、黑玉笋、黑玉柱、黑玉幔、黑玉花、黑玉笋和悬空的黑玉罩……
独醒叹道:“啊!真是个美丽的琼玖洞。”并在巨洞旁雕刻上“琼玖洞”三字。
接着,他用錾子和铁锤,对宝洞稍加修饰,保持原状。他再采集崖上的蓑草,扎成扫帚,对宝洞进行全面淸扫。又用破布扎成拖帚,把宝洞里面拖得干干净净。
他舍不得驻主洞,就把主洞左边状如触须形的分岔长侧洞,隔成两间洞屋,前面设多层式书厨形的黑宝箱,设书案形的黑宝桌,做为书屋。他把后面榻榻米形的位置,砍来树枝搭成床位,铺上干草,做成卧室,安放自然照明器,把道筒放在枕头下面。他把它称为“触须左洞”,把对面的分岔洞成为“触须右洞”分别在洞旁刻上字。
他在对面右边的分岔洞里,设置装水用的黑宝缸,旁边设置放菜板的黑宝案,生火的黑宝炉,做为厨房。
他发现古书里的思想,格调,字词,与《老子.道德经》如出一辙。《老子.道德经》只是老子对学生的口授,不是老子的原著。这《天然经》和《预言五千年》,才是老子的原著。如此看来,黑宝洞尾巴两边,是老子最终的栖息地。
读古书,译古文,搞得心累的时候,他会走出洞去,拿起锄头,在开阔地水池前面劳动,开垦出一片土地,一边用来种土豆和红苕,一边用来种白菜。他在开阔地水池后面,开拓出一片牧场地,用来养牛。他在密密的松林里,搭盖一间能遮风挡雨的牛棚,供青牛居住。这样,他即使不出去,也能在这里生活得不错。
冬天,他在金蝶洞屋里看书,写字。来年春天,他在“木棚别墅”生活,在他开垦的土地上播种。夏天,他想起毒蛇岭上很会伪装成“树枝”的毒蛇,想起远离毒蛇的百灵鸟,想起野草莓坡,他又赤裸着上身,下身穿着野地瓜藤编的裤子,去那里观察毒蛇,又在野草莓坡上摘野草莓时,忽然碰见了那个追踪 “野人”的人。他退向毒蛇岭,摆脱了那人的追踪。秋天,独醒又到琼玖洞破译《天然经》和《预言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