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8)黑石之光——欧声光著
(2021-06-18 20:00:5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厅 |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8)黑石之光——欧声光著
独醒骑着青牛,放心地沿着他当年探出的那条断断续续,中间有四个垭口的断蛇形的山脊路,翻过前面大横山的高垭口,一路下坡,来到古镇官渡口邮政所,投寄稿件,自取报纸杂志。邮政所柜员告诉他:“独醒你有两张稿费取款单,一共98元。从本月起,领取汇款要凭身份证了。”
独醒拿出在树山乡镇办的身份证,递了过去。他拿到稿费,又骑牛到官渡口码头上了厚木渡船,依然在丽水湾巴东港码头上岸,到巴东县城书店里买书,到商店里买白米、白面、油盐酱醋、保温桶、钢钎、铁锤、錾子,装满两口袋,搭在牛背上。他依然骑牛到丽水湾巴东港码头上厚木船,在官渡口码头上岸,一路回山到蝶洞不提。
他先用锄头、钢钎、铁锤和錾子,根据地形,从左面旁边,开了一条可供人与牛通行的“之”字形山坡小路,通到高山高崖左侧的肩岭上。
他在肩岭上修一条弯弯的石栈道,通到山颈的氧化岩层间。接着,他挥起钢钎和铁锤,打开氧化岩层,形成凹形栈道,一直通向高崖。
他干累了时,就停下来歇一歇,打起道筒,看天上百灵鸟表演的舞姿,听百灵鸟美丽的歌声。
剩下最后一丈长的悬空带,由于浅黑色的崖石十分坚硬,打得火花四溅,栈道无法开通。有的地方,钢钎打在崖石上,那崖石还显出光滑的特质,使钢钎滑向一边。他只好到山林里,寻找那些倒下的死树,砍成一丈多长一节,连续扛来五节,紧靠崖壁,搭起一个可放可收的树桥栈道,外侧用树杆做成围栏。
他早去晚归,中午吃着从保温桶里带来的热饭热菜,下午继续干。他总共用了两个半月时间,一条通往高崖中间的绿林栈道,就这样开通了。
他牵着青牛,从栈道上,走进了高崖中间的绿林里。那里面是一片高崖中间好似悬空漂浮在云雾中的开阔地,足有三亩半宽,分为三片。一片在边沿的厚土上,生长着由高大的松树和柏树组成的密林,胜似围墙,足有一亩宽。一片在密林后面,较平的绿地上,长着茂盛的绿草,有半人来高,足有两亩宽。一片绿地中间,有一个淸水池,约有半亩大。
朝上望,那是高高的悬崖,如刀切过一般壁陡。往下看,也是高高的悬崖断壁。
整个开阔地上,无鼠无蛇,无杂鸟居住,只有百灵鸟栖息。独醒在这块与世隔绝的地方,找到了百灵鸟做的窝。原来百灵鸟的窝筑在悬崖间地面的草丛中,由草叶和细蒿秆等构成,窝巢呈杯状。每窝有鸟卵2至5个。它们的卵很好看,底色棕白,上面散缀淡褐色的斑点,接近钝端有一个暗褐色的圆圈。经过孵化的雏鸟,已经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着裸体,只在背上、翅膀上尾巴上,长有绒羽,有的才睁开双眼,开始审视世界。
这高崖上的绿地,是百灵鸟的家园。雌雄的壮鸟,双双飞舞,常常凌空直上,直插云霄,在几十米以上的天空,一边舞蹈,一边歌唱,婉转动听,旋律优美。这里的百灵鸟,以几十只至上百只为一群,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众多感官功能,唱的歌不光是单个的音节,而是把许多音节,串连成章,此起彼伏,优美动听。它歌唱时,总是张开翅膀,跳起各种优美的舞姿,仿佛蝴蝶在翩翩飞舞。百灵鸟以其美妙的歌喉,优美的舞姿,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独醒晓得,百灵鸟在市场上的价格卖得很贵,一只小小的幼鸟,也值几百几千元钱。原来,百灵鸟嘹亮悦耳的歌声,也给它自己带来恶运。由于人们饲养的一种名贵的笼养鸟,就有它的身影,一些唯利是图的人,总是在百灵鸟的繁殖季节,潜入产地,不论雌雄,大量捕获幼鸟,运往外地高价出售。那些可怜的小鸟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大草原清新的空气和晶莹的晨露,就被关入牢笼,很多死于非命。于是,高贵的百灵鸟们,只好搬到无法来人的地方,进行繁殖。
独醒发现,在这块绿地后面,两排松树中间,荫蔽着一个高约九尺,宽约一丈八尺的上拱下平的半月形洞口。他站在洞口,朝里面探头观察,原来,这是一个由浅黑石构成的巨洞。里面很宽很大,他只看见的前洞,就可分为左大厅、中大厅、右大厅。不知后洞还有多长多宽。
独醒慢慢走进洞去,只见里面,非常奇异!左右是触须式的侧洞,朝两边伸展。中间是巨大的主洞,全都是由浅黑色的带光滑的奇石组成。中间的主洞宽阔,平顺,周围的黑石,如陈列雕塑般的形象,有的像石壁,有的像石龙、有的像石象、有的像石笋、有的像石柱、有的像石蟹、有的像石虾、有的像石幔、有的像石花、有的像石笋,有的像石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美不胜收。两边的侧洞,洞口生在主洞口内,朝里面分开。所见之处,全都给人以美妙的感受。
过去,独醒见过的黑石,都是黯淡无光的。只有这次见到的黑石,才是黑艳艳的。黑是黑,黑得带宝色,黑得四壁生辉,放着莹莹的宝石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