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6)再度漂流——欧声光著

(2021-05-28 21:32:27)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学厅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6再度漂流——欧声光著

   

独醒见他过去修的土墙瓦房式谷园书屋,经过八年风霜雨露,有的地方已经破漏了。他忽然想起银行里还有钱,便亲自重新设计,请来邻村认识的工匠,将存单交他作押金,由他推倒重新修建一座页岩砖加钢筋水泥结构的园林别墅式的书屋,周围用透风围墙圈起来,在院子里增加花草果树和鱼池,在庭院门上重新镶嵌自题的楠木匾额“谷园”。完工时与工匠算账,工匠收他一万八千元钱,两层七间的新屋就立起来了。原来他在官渡口为上海崇明岛代销蜜宝西瓜种分得的二万二千元钱,还没有花完,他留着关键时再动用。

独醒向原来的大队长现在的老村长黄从众要回了自己承包的土地,他每天上午进土里种地,下午和晚上都呆在谷园书屋里看书,写字,过他自己的书生生活。

    不久,村长黄从众当面通知独岁:上级指示,从下个月起,取销你家的烈士家属名誉,停发烈士家属待遇;又通知独旺:也停止乡镇农业技术员工作,停发乡镇农业技术员工资。这个消息象阵风,吹遍了荷包村内外。

首先震动的是独家,独岁爸和大哥独旺、弟弟独狗,没有了烈士家属津贴钱,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了,见人就说:“就是独醒的不是,他如果不出来露面,哪能吃到嘴里的肉都飞了的?”

就连董书也说抱怨话:“独醒不听话,躲不起,活着没得啥意思。”

周围有的农民,包括被独醒救过命的黄从众,以前在独醒被洪水冲走后,没有见到他时,说独醒是舍己救人的英雄,英雄事迹如何如何放光辉。后来见到他回来了,又说他想当英雄,骗了国家好多津贴钱给他的阿爸、哥哥和弟弟用了。现在,又说他不会躲,害得他一家的津贴钱没有了。甚至还有人对他修的房子,有疑问:哪里来的钱?

      独醒听着各种各样的议论,一概不作解释,不予理睬。他心里想,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何必去解释;如果解释了,就有像堂小妹对自己的亲姐姐和姐夫作解释把命丢了的可能,适得其反;有那个时间去作解释,还不如把那个时间用来思考点问题;要是把自己修了房子,还剩三千多元的事说了出去,马上就不得安宁。他越是不理别人的议论,别人的话就像旋风,刮得越猛,他越不理睬。

       三伏天的一个中午,独醒感到出奇地平静,平静得很不正常——一切都无声无息,寂静得令人发闷。他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翻苕藤,热得汗水直往眼睛里钻,闻到空气中浓重的泥腥味,感到成倍的空气压力,在不断增大,使人心脏窒息,呼吸不畅。她抬头看天,只见一堆堆黄云,就像一座座高山峻岭,从东向西直压过来。他晓得,这就是大暴雨来临前的特征。他立刻停止手中的活路,快步朝家里赶。顷刻间,黄云变成了黑云,一片阴暗。回家的路还没走到一半,“天河水”就“嗬呵呵!”响起来了,接着就是剧烈的暴雨象千万根水龙头,铺天盖地,冲得他东倒西歪。接着,便是剧烈的风声和雷声响起。他回到家里,到处已是流水如注,水沟如河。

      新修的房屋不漏雨。对独醒来说,不管雨有多大,下雨正是读书天。他关起门来,看书写字,乐然陶然。这场暴雨不小,从中午到下午,一直下到整个晚上。人们从山洪暴发的流水声来判断,根桥河又涨大水了。

果然,第二天早上,只见根桥小河一夜之间变成了大河,洪水滚滚,一个浪头紧推着一个浪头,一个漩涡接着一个漩涡。村里的男人,都身披蓑衣,头戴斗篷,手拿绑着钩挂的竹竿,嘴里唱着:“鸡公叫,鹅公叫,各人捞到各人要。”到根桥河边打捞浮财去了。各家的女人,都打着雨伞,或者披着塑料布,去看守自家男人打捞到的东西。

从来不要洪水里冲来的东西的独醒,这次也身披蓑衣,头戴斗篷,手拿绑着钩挂的竹竿,来到根桥河边。人们认为从不入流的他开始入流了,他却不打捞杉木、秧盆、木桶和死猪死羊,只打捞从水上漂来的车内胎,他先后打捞上自行车内胎20个,架架车内胎4个。

中午,独醒把这些内胎用竹竿挑回去,用气枪全部打满了气。他又从后山的小路上走到根桥镇街上,买了能吃十天来的牛肉干罐头、塑料封闭的饼干和番茄之类,提着回来。他把两个架架车内胎,从牛头套在牛颈子下方,用绳子拴住两头,绑牢在两只牛角上;在牛头两边,一边绑一个架架车内胎;又在牛的每条腿上,套上五个自行车内胎。再用白粽长绳从牛背上分架开来,做成花架式网兜,上可兜住人,下可提住牛腿上和牛颈子下的所有内胎。

      吃了午饭,独醒脚穿加了封闭式防水塑料的长筒靴,身穿陈旧补巴的深灰色中山装,把门锁了,背着道筒,骑着青牛,驮着装在两大布包里的轻帐篷与食品行李,一根打狼棒,向洪水涛涛的根桥河边走去。

     黄从众见了,以为他是去河边继续打捞东西,急忙上前求道:“独醒,你是水里的蛟龙,求求你,帮我打捞几根杉木,我请你吃饭,给你工钱,好么?”

     独醒问:“杉木在哪里?”

    黄从众指着洪水中的杉木说:“在那里。”

      独醒使牛鼻绳尾猛拍牛屁股。青牛驮着他和行李,离岸跳入奔腾不息的洪水中。独醒骑在青牛背上,在滚滚洪流中,并不打捞杉木,只向乡亲们挥手。

周围打捞东西的人们一片惊呼:“啊嗬!”。都看着独醒和青牛,渐渐消失在洪水中,漂向远方。

这条青牛,本来就有先天的大肺,又有后天锻炼出来的本领,再加上24个加足了气的内胎,大大增强了浮力,可以不花多大的力气,不追赶时间,只是顺水漂流,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畅游江湖了。白天,独醒观光望景。晚上,他躺在牛背上长绳做的花架式网兜里,两手系着绳子做的拉手,让眼皮不由自主地闭上一半,进入他那具有警觉性的半睡眠。

    这次他有准备地远漂,比起八年前无准备地远漂逍遥多了,饿了就吃东西,倦了就歇息。路过熟悉的蝙洞,他要停留,去看看八年前他在洞前播下的榆树种,已经成荫。到了沱江金子滩岛,九龙庙岛,兰家沱岛,他要骑牛登岛,一边放牛吃草一边歇间观光望景。

再度进入长江,面对两岸如削,岩壁高耸的瞿塘峡,他只对古人留下的古栈道感兴趣,赞叹它的奇迹。过了重庆官渡口,他要到长寿湖逗留,观赏65平方公里200多个岛屿上的42种鸟儿、28种水禽,在百寿园、东海寺、情人坡、浪漫花田、浪漫鹊桥、浴滨岛、寿岛、高峰岛上,从空中俯瞰由八个湖汊围合而成的由众多半岛自然形成的天然“寿”字。观看韩湘子吹箫降狮处的湘子山;三国蜀将赵云作战处赵云寨;恐龙化石出土处——藏龙潭;刘伯承血战丰都后栖身养伤的住处——卧龙洞。

经过奉节县白帝城,他在莲花湖游玩,在白帝庙百观看那不厌托孤堂、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古建筑,看东碑林、西碑林、悬棺、太平天国古家具。他触景生情,吟诗陈子昂:“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归巴子国,台设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座思何穷。

    独醒到了巫山大宁湖,他去看湖水的平静,漫天的红霞,渔民的小木船,并在湖中畅游。

他再度骑牛穿越46公里的谷深巫峡,十二峰当前,除了欣赏与陶醉,不再疑无路。

读者来信:qq邮箱:1530974102@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