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3)金蝶洞屋——欧声光著
(2021-05-08 07:00:07)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厅 |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43)金蝶洞屋——欧声光著
独醒粗见地上那个动物,好像是一只耗子。细看,正是他剪掉了翅羽的椋鸟,感到它恶心,不愿再看,便拍着牛转回来。他这样来回行走,却迷失了方向,不知昨夜梦中的路在哪里。正踌躇间,他抬起头,看见一只蝴蝶,正在前面飞舞着。细看,正是金斑喙凤蝶。
独醒高兴起来,便用牛鼻绳拍着青牛身子,示意牠朝着金斑喙凤蝶飞舞的方向往北走。青牛驮着他,翻山越岭,穿林过沟,爬过高坡,山上多怪峰,想什么就像什么,有的像巨桃,有的像螺蛳,有的像笔架,如雕如塑,妙趣横生。云遮雾绕,偶尔一露。
他跳下牛背,牵着青牛,看着金斑喙凤蝶,进入一条崎岖的自然小路,来到半山腰。上面是高高的石壁,下面是深深的悬崖。中间的半崖绝壁间,有一道长长的盘石槽。进入石槽,上有石檐,下有槽道,右边是石壁,左边一道长长的天窗。石槽尽头,悬崖中间有个阳台式的崖台,向阳的一面,被一片高大的青松翠柏遮挡着。独醒见那只金斑啄凤蝶,飞进了崖台阳面高大的青松翠林里。他进入林中去看,发现高高的树枝上,歇息着许多金斑啄凤蝶。原来,椋鸟不居高处,金斑啄凤蝶的栖息地却在这里!金斑啄凤蝶平时飞得很高,一般蝴蝶是无法相比的秘密,次第解开。
独醒穿过青松翠林,进入一大片长满绿草的开阔地,他在后面的崖腔里,发现一个十分神奇隐蔽的自然山洞,前洞口约八尺来高六尺来宽。独醒叹道:“这地方,连神仙也很难得来,真是太神秘了!”
独醒把青牛拴在洞前的石柱上,借着日光的反射,轻轻走进洞中。稍歇片刻,略见洞景轮廓——前洞进深约19米来长,横向约9米来宽,地面平展,不燥不湿,没有异味,气温宜人;后洞分下、中、上三层。下层温和,内洞口一人多高,与前洞相连,地面平展,进深约16米来长,横向约6米来宽,后头有个两米来宽五米来长的清泉池,里面有泉水可用,气温如春;下层中间左洞壁向上有一个半环形通道,向上通向第二层,可感中层温暖,地面平顺,不潮湿,进深约7米来长,横向约5米来宽,气温如初夏;中层右侧壁向上有一个可容人行的通道,通向第三层,进入其中,可感上层略凉,地面平顺,干燥,进深约5米长,横向约3米宽,气温如初冬。
独醒把奇洞看了个大概,出来站在洞门前,再度打量一番,感叹道:“山洞啊,你已有上亿年阅历,你能有记忆吗?”山洞不语,就那么背靠高山,面临高崖,像一个思索的隐士,孤独清高地隐蔽在高山深处。
他又骑着青牛,来到“木棚别墅”前面自己开垦的土地上,挖出土豆,到官渡口去买来红苕种来栽上,再把土豆装进麻袋,用青牛分批运送到储藏屋里。又把“木棚别墅”里剩余的旧木板,运来铺床,铺桌,铺椅,铺凳,道筒。接着,他从古松树屋里把书、报、纸、墨、笔、道筒和米、面、豆、菜搬到这里来。他上午在开阔地里劳动,下午看书,夜里写字。他在洞前用镰刀雕刻上“金蝶洞屋”四个行书字,开始新的山洞生活。
独醒把洞前的开阔地一分为二,开垦出来,左边用来种包谷、土豆和蔬菜;右边用来种草做牧场养牛。闲时,他去观赏那些无声无息翩翩起舞的金斑啄凤蝶。
那天,他吃过夜饭,来到洞门外绿草地上散步。他透过青松翠柏林间,发现悬崖对面的远山上,闪耀着银白色的光亮,引起了他的注意。过去,他听婆婆说过,夜晚放光的地方,下面就有银子。他想去探个究竟,又苦于夜色太暗,加之山高路陡,无法前往。
为了探明究竟,他白天在松树上采来一包松脂,放在自制的石盘子里。晚上,他独自带上锄头,把石盘子里的松脂点燃为灯,照着他朝闪着光亮的远山走去。他担心松脂灯被风吹熄,只得小心翼翼,待踩稳了第一步,再探出第二步,慢慢行走。他下坡,过沟,再上坡。距离越近,那片地就越亮。他大约走了半夜,终于走到了那片发出光亮的地方。他把松脂灯光放在一旁遮住光亮,见那发光地面上的一草一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地上没有野鸟野兽,一片寂静。
白天,他骑着青牛,带上锄头和斧头,又到那个埋没着古青树体的地方,继续挖掘。那个树体很大,他只用斧头砍取下小小的九段,每段约两尺来长,再用锄头掏土掩盖,标石作记。他用青藤把那些出土的古青树体捆绑到牛背上,驮回洞去稍加雕塑,就做成了蜡烛形的自然照明器。他首先在书桌前插上一支,然后在各层洞中再插上一支。果然,洞里日夜明亮。他又骑着青牛,到古松树屋去,先在书桌前插上一支,然后在各层洞中再插上一支;又到野狼洞里的书桌前插上一支;再到木棚别墅的书桌前去插上一支。
读者来信:qq邮箱:15309741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