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39)冷山暖洞——欧声光著

(2021-04-10 07:12:06)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学厅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39冷山暖洞——欧声光著

   

       独醒牵着驮着冬粮的青牛,离开官渡口进山。干冷的寒风,呼呼号叫。飘雪由腊梅花渐渐变成白鹤毛,漫天飞舞。他爬上长长的斜山坡,挺立在大横山上,回头看去,前面的长江和巴东县城,右边的官渡口古镇,处在一片朦胧中。世界笼罩在灰白色的天空下,一望无涯。他裹着深灰色的大衣,骑着青牛,沿着他用斧头开劈的那条断断续续,中间有四个垭口的断蛇形山脊路,缓缓回到“木棚别墅”。

    他把青牛牵进木棚内,在屋的一角,垫上干草,拍牛卧下,再用干草,覆盖在牛身上。接着,他到木棚的屋檐下去,抱来秋天储备的干苕藤喂牛。

晚上,他煮热菜汤下面条吃了,又用热水烫了脚,早早地上床。寒风毫不留情地从木板壁缝中钻进来,透入棚屋。他裹紧被子,加盖大衣,点燃松明子灯火,半躺在床上,重新翻看司马迁《报任安书》,当他再次读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早把寒风忘了。

        他早上开门一看,只见大雪封山,好一派洁白的世界——天上还在挥撒着雪花;地上,已是白茫茫一片;山上山下,一律披上一尺多厚的白雪;大树小树,全都换了洁白的圣装;冰封水池,不留缝隙;蛇形的山脊,犹如玉龙;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山路,都没有人的踪影;只有腊梅花迎着风雪,次第绽放,香气萦怀。

与其躲在棚中受寒,不如出门看景,独来独往,以活动来抵抗寒冷。独醒带着锄头探路,沿着万山丛中的山岭与山脊,往北走向大山深处。南山下有一条弯来拐去形如长蛇的小河,已被冰冻雪封;北山上,白雪洁净,万物萧萧;他独登山顶后,又从山岭到山脊,再从山脊至山岭,深入深山更深处。在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他看到一块冒着微微白气的泥土露出。他想起董道曾经说过,山中雪地里,没有雪却冒白汽的地方,就有茯苓。他用锄头往下挖,发现下面果然有一大窖外皮淡棕色里面红色形如红苕的茯苓。他掩土盖上,插柏树树枝作记。他又想起董道曾经说过,茯苓是抱着老松树的根生出来的名贵中药,具有败毒抗癌、利水化饮、健脾宁心的功用。他苍茫四顾,没有看见老松树。他继续北去,转过山嘴在向东,在一个山岭通向一座大山的山腰间,发现了万松丛中,挺立着一棵又高大又神奇的古松:

远看那座大山上下,全是嶙峋坚强的顽石。一条狭窄崎岖的自然小路,缠绕在山腰间。上面是高高的石壁;下面是深深的悬崖;半崖中间一块坪地上,一棵巨大的古松——树身略为前倾,树高约九丈,挺向半空;树基直径约一丈八尺,牢牢盘坐在一块坚实的顽石上。巨松约有3000多岁树龄,枝叶托着白雪;树头无尖,树顶早被风雷劈折断过,断处生长成人头一般的疤痕;树痕顶上长着如白发和白眉一般的雪压松毛;树头上有人眼一般的两条缝孔,凝视着过往,注视着前方;它背靠高山,面临高崖;那被西北风吹得龟裂的树干,像一个被遗忘的思索着的巨人,孤独清高地隐蔽在大山深处。

近看古松躯干,离地两尺间,有个两米来高八十厘米来宽的树洞;在离地三丈高的树身上,还有个一米来宽八十厘米高的树洞,里面冒着热气。

独醒走进树洞,感觉比木棚式“木棚别墅”暖和得多。里面面纵横交错,空实相依,分三个层次,盘旋向上,一层更比一层高,从下口到上口,层层递进。

他回“木棚别墅”带来斧头、砍刀、手锯、锥子和凿子,对古松树洞进行雕塑。他把古松树洞雕塑成三层楼的古松树屋——把下口雕塑成门槛和两米高八十厘米宽的树门口;把上口雕塑成为一米来宽八十厘米来高的窗口。他从另一棵残松树上裁取相应的两段的外层树体,一段做树屋的大门,一段做树屋的门窗。他把第一层雕塑成为直径三米见圆,地面平整的树屋厅;在厅左侧雕一个石缸,让清纯的根泉浸满石缸,做饮用水;在厅右侧掏一个通到地下树根底去的排泄孔道;在厅中间雕一个原木圆桌;在厅周围雕四个原木圆凳,均与树身相连;在厅左侧树身内,雕上登楼的原木踏脚梯,往上通向第二层树屋楼。他在第二层将就巨松的树质稍加雕饰成为厨房,前做门槛、木杠栅栏门,里面左侧做原木桌案、右侧做三个搁放东西的原木格子厨间、中间做原木圆餐桌、周围做四个原木圆餐凳、左侧做原木踏脚梯,往上通向第三层松树屋楼。他把第三层雕塑成为书斋,前做门槛、木杠栅栏门;后做窗户和窗下的树体书桌、书桌左右各做两个两米宽的连体树书橱、各分五层。他把从古松树屋里剔除的木块,搬到古松后面的山崖间,储藏作燃料。他把树门和窗门关上,看上去依然是一棵完整无痕的古松。他这样活动着,身子就暖和了。

      独醒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初步完成了对古松树屋的雕塑,就从“木棚别墅”搬进古松树屋,把道筒放在枕头下,再继续慢慢雕塑。他在树屋后侧不远的崖腔里,用树枝和崖胡子草搭草棚给牛住,从木棚前搬来干苕藤喂牛。

接着,独醒腰挂斧头,手握镰刀,在半崖间割干草做牛窝。他拨开悬吊的干草,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原始山洞。洞口有两米来宽,两人多高。洞前一块三人多高的石头,掩护着山洞。进出山洞,需要沿着石头拐弯转过去。独醒以石头为掩体,伸着头向山洞里面察看。借着透进的光亮,他看见山洞里的草窝中,躺着一条瘦骨嶙峋的饿狼。饿狼看见了人,忽然起身,略往后退,翘起尾巴,伸出前脚,两只眼睛闪着凶光,与他对视。忽然间,饿狼后腿一蹬,向他猛扑过来。此时,他已经清楚,狼饿慌了,是要吃人的。他用右手,取下了腰间的斧头,一闪身,饿狼没有扑到他,却一口咬住了他的裤脚,抓伤了他的一条腿。他也就不放过狼,与狼搏斗,八九个回合,才手起斧落,砍中了狼的后脑。他见饿狼未死,接着,又是两斧头,结果了狼命。

他提着斧头进洞察看,里面不再有狼。山洞的格局,上拱下平,前后左右,形如梅花,一共又四瓣间。后面凹处,内有山泉。其它地方,则干燥宜人。其中的四瓣间,有四间屋子一般大,感觉比树屋更暖和。他把山洞收拾干净,又开始搬家,从古松树屋搬来。他把青牛牵进来住右边挨洞门的一间,为山洞守门;自己住三间,一间卧室,一间书屋,一间厨房。接着,他用菜刀剥狼皮,用铁锅舀矿泉,炖狼肉,喝狼汤。吃不完的,切成块放在火上烤成狼肉干,储备起来。他在洞上用镰刀雕刻“野狼洞”三字,把书和道筒搬过来,开始山洞生活。

严冬到来,冰封雪冻,独醒就抱来从古松树屋里剔除的木块,在添续为炭火,终日不断,为山洞升温增暖。他也偶然出洞,寻找棕树,割来棕片,做成牛衣,给牛御寒。他更多的时间,在洞中看书,看报,写作。

                                        读者来信:qq邮箱:1530974102@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