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37)在巴东县城——欧声光著
(2021-03-27 06:43:3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厅 |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37)在巴东县城——欧声光著
早上醒来,他又对着火种,吹燃干柴,做白米稀饭加白面疙瘩,上面蒸莴笋叶,吃了早饭,上山挖药。
天气凉了,独醒没有走水路。他带着斧头,在没有走过的千峰陡峭,万壑幽深的山间探路。遇到阻挡青牛的树枝、竹竿,横在面前,他跳下牛背,挥起斧头,在无路的地方一边走一边砍开一条路来。
独醒望着南方,爬上垭口,下了沟又翻过垭口。前头中间是深深的山沟,右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偏锋,左边是蜿蜒曲折的山岭。他一不走中间的深山沟,二不走右边的偏锋,而是选择蜿蜒曲折的山岭,悠悠缓行。他挥起斧头砍树枝,一条一尺多长的白色碎蛇,从柏树上落下地来,摔断成五节,每节都在跳动着,并向蛇头靠拢。他好奇地弯腰捡起它中间的一节,看了看,那断蛇还在跳动。他把那一节丢下去时,那断蛇很快就又合成了一条全蛇。当他想起有人说过碎蛇是贵重药,可以治碎骨病等顽症的时候,那蛇已经钻进草丛去了。
接着,他探出的却是一条断断续续,中间有四个垭口的断蛇形的山脊路。这条路一直通到前面大横山的高垭口上。
独醒翻过高垭口,眼前豁然开朗——下面是船来船往的浩浩长江;对面正是靠山面水的巴东县城,街道纵横,车来车往,人似蚂蚁;右侧就是幽幽静流中“豌豆角”小木船来往的神农溪出口;出口那边正是码头古镇官渡口。
他看清地势大格局后,挥斧砍藤,开劈一条长长的斜斜的山坡小路,和青牛一起从官渡口桥头一直走到码头。那四个船夫驾来的“豌豆角”小船,正停靠在岸边僻静的地方下山货,见了独醒骑着青牛,手提斧头过来,以为要报仇,吓得不知所措。
独醒从旁边经过,那四个船夫紧盯着他。独醒就问:“还认得我吗?”
独醒骑牛来到北京园,这里市场大,人流多,进去交易要他付一元二角钱市场管理费,依次序把山药、野葛根、首乌、天麻、灵芝和鸡脚枣摆在白灰划线前,让赶场的买主任意挑选。他比着别人的价卖得相因些,不到两小时,就卖完了。
“不贵,姓张。”张老师又问:“那个送你衣服的女子呢?”
张老师也买了书,与独醒牵着青牛一起去赶渡船。两人走在沿江大道上,忽然听到锣鼓声响,抬眼望去,只见滨江广场的一角,有个耍猴戏的正在扯圈子。
独醒与张老师,来到滨江广场的一角,看猴戏的人已经围起了。只见那个耍猴人依然打开箱子,里面装着各种戏装和各种面具。锣鼓再次打响,耍猴人依然比比划划做导演,指示要那只母猴戴美女面具,穿美女古装,扮演白骨精。又指示一只公猴头戴野鸡翎子,手拿金箍棒,扮演孙悟空。母猴子又丢了面具和女古装不干。耍猴人依然拿起棍子,打得母猴子遍体鳞伤,大声叫唤。
独醒说:“你配合我,让我把猴子放了吧。”
张老师问:“如何配合?”
独醒如此这般低语了一番;张老师点了点头。
耍猴人依然逼母猴子戴女面具,穿女古装,扮演白骨精。母猴子勉强戴上女面具,穿上女古装,扮演白骨精。装扮好了,耍猴人伸出锣盘开始向观众收钱,说:“每人五角。”众人纷纷交钱。此时,张老师站在对角线上,拿出一张五元的纸币,朝前面一晃一晃。
耍猴人一眼看见了五元的大票,立刻向她奔过去。张老师耍引着耍猴人往后退去,耍猴人跟进她伸出手就要那张钱。
耍猴人回头一看,早已不见了猴子,大声问:“哪个放了的?”
独醒站出来说:“是我放了的。”
耍猴人说:“拿钱来给我赔起。”
独醒说:“猴子是野生动物,该你拿钱去交罚款。”
赶场人刚才都在看猴子,忽然间转眼又看耍猴人。大家一起,跟到派出所去看耍猴人如何结果。
很快,赶场人就看到,两只猴子都被警察找回来了。一个警官又派两个警察把两只猴子送到对面神农架山上去,放猴归山。
独醒和张老师也一起去派出所看耍猴人。张老师却一眼看到了自己初中时的男同学。男同学问:“女同学,多年不见,你在哪里干啥子?”
男同学说:“我在这里干警察。”
男同学问:“有线索么?”
女同学说:“有线索,你去察访一下他本村只隔了一个小山嘴的老汉,就晓得情况了。”
独醒骑着青牛,买了一袋大米,一袋白面粉,搭在牛背上,赶渡船回去了。女教师还在滔滔不绝地与男同学说:“这个男子不简单,他叫独醒,四川荷包村人,是个爱自学知书识礼的人,因为连续六天暴雨,山洪暴发,下桥河救人,被洪水一路几千里冲进长江,长途漂流到附近那边上岸。他早穿的那一身女人衣服,就是那个好心的女子,见他上岸后还穿着野地瓜藤编的裤子,没有衣服穿,是她送给他的。可惜她已经被耍猴的人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