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谿园集团创始人欧声光
谿园集团创始人欧声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55
  • 关注人气:1,1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线圣经》(连载27)再看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欧声光著

(2021-01-24 07:13:06)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证券厅

《短线圣经》(连载27再看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欧声光 

  

(一)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基本概念

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IiR.N.Elliott)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得出市场的13种形态(Patte·rn)或波浪(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而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绎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浪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是股票技术分析的一种理论。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每一周期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艾略特波浪理论将不同规模的趋势分成九大类,最长的超大循环波(grand supercycle) 是横跨200年的超大型周期,而次微波(subminuette)则只覆盖数小时之内的走势。但无论趋势的规模如何,每一周期由8个波浪构成这一点是不变的。

这个理论的前提是:股价随主趋势而行时,依五波的顺序波动,逆主趋势而行时,则依三波的顺序波动。长波可以持续100年以上,次波的期间相当短暂。

(二)我艾略特八浪循环漫长的认识过程

对艾略特波浪理论八浪循环重新审视的过程,我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也像波浪的迂回曲折一样,不是笔直的。

  我写过《读破大师》的文章,对世界上一些大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的认知一样,对艾略波浪理论的认知,同样有一个从主观到客观、从崇拜到拜拜的过程。

2.崇拜   我几乎对世界上的伟人,一开始都有过崇拜之情。尤其对艾略特这样一个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从普通平民到证券界名人,更是敬佩不已。并从他身上,吸取一种能量。在这一点上,至今不悔。但与人不同的是,我崇拜之后,还要用自己天生的脑袋进行研究。

2.拜读  对世界伟人崇拜之后,自然要引起拜读他的“伟大著作。但是,艾略特没有作为书籍的文献流传,我只好去拜读那些介绍艾略特及其波浪理论的书籍。几部从美国传到中国来的介绍艾略特波浪理论的书,我拜读过几十遍,许多文章都能背诵。

3.俯读  对书读得久了,换个角度再读。如果把拜读比喻为捧读,即目光向上仰视着读,那么,俯读就是用脚踩着,目光向下俯视着读。这叫“颠扑读书法”,是读书的最高趣味。有些伟人的书是颠扑不破的,而有些伟人的书是一颠扑就破。我读介绍艾略特波浪理论的书,就是用脚踩着读破的。

4.检验  用股市实际走过的数十年、乃至数百年浪迹,来检验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有61.5%有效,38.5%无效。

由此可见,艾略特以波浪形态来分析股市走向,是一个重大的开端,但不是结果。

(三)读破了的大师就不再是大师

1.破读  以实践的检验,将艾略特波浪理论破开。我所发现他正确在前大半部;错误在后半部。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最基本的为八浪循环。每一个完整的上升走势中,有5个浪,其中有3个上升的冲击波, 2个回落的修正波。每一个完整的下跌走势中,有3个浪,其中有2个下跌的冲击波, 1个上涨的修正波。

    艾略特波浪理论著作的概述,在2个冲击波之间,会有一个修正波。在完整的上升走势中,135波为上升冲击波,其上升的幅度较大;24波为回落修正波,其回落的幅度较小。在完整的下跌走势中,AC波为下跌冲击波,其下跌的幅度较大;B波为上涨修正波,其上涨的幅度较小。

2.八浪以后的形态  创造性劳动者所关注的,不是当时怎样,而是以后怎样。用艾略特的波浪理论相推,一个八浪循环走完之后,接着又会出现新的八浪循环。但股史走过的轨迹,并非如此。

当一个八浪循环走完之后,所出现的就不再是八浪,而是五浪。因此,艾略特的八浪循环理论,在实践中具体运用时,不能向后推测。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3.破则立  颠扑不破的,才是真理。破,是自然的,立,也是必然的。破了,就是找到了大师的错处;立了,就是探到了新的方法。做短线新的方法,一定要在中线的环境中进行,就是根据欧氏新波浪操作法的5分钟走势+5分钟移动平均线系统的动态,作为判断的标准。

                               短线狙击群联系方式: qq邮箱:1530974102@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