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线圣经》(连载26)对随机(KD)指标的解剖——欧声光著

(2021-01-17 17:04:36)

《短线圣经》(连载26对随机(KD)指标的解剖——欧声光 

  

(一)随机KD指标的基本概念

随机KD指标,是一种技术分析指标,它起先用于期货市场的分析,后被广泛用于股市的中短期趋势分析,是期货和股票市场上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

KD指标是在威廉指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判断超买超卖的现象,作为比较买卖信号的依据。 是以最高价、最低价及收盘价为基本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K值、D值,分别在指标的坐标上形成的一个点,连接无数个这样的点位,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反映价格波动趋势的KD指标。它主要是利用价格波动的真实波幅来反映价格走势的强弱和超买超卖现象,在价格尚未上升或下降之前发出买卖信号的一种技术工具。它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研究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融合了动量观念、强弱指标和移动平均线的一些优点,因此,能够比较迅速、快捷、直观地研判行情。

随机指标(KD)的随机观念与移动平均线相比,各有所长。移动平均线在习惯上只以收盘价来计算,因而无法表现出一段行情的真正波幅。换句话说,当日或最近数日的最高价、最低价、无法在移动平均线上体现。因而有些专家才慢慢开创出一些技术理论,将移动平均线的运用发挥的淋漓尽致。KD线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杰作。

随机指标(KD)理论,由乔治.兰恩博士创造和发表的技术分析理论,在图表上是由%K%D两条线组成,简称“KD线”。

(二)随机KD指标的计算及其含义

KD的指标公式如下:

       RSV:=(CLOSE-LLV(LOW,N))/ (HHV(HIGH,N)-LLV(LOW,N))*100;

       K:SMA(RSV,M1,1);

       D:SMA(K,M2,1); 

       一般把公式中参数设定为:(N M1 M2)(9 3 3) 。而配合20日均价线使用时参数取为(20 3 3)。公式RSV表述的意思:(收盘价减去20天内的最低价)除以(20天内的最高价减去20天内的最低价)。该组指标真正的意义集中在RSV值上。K值是对RSV参数的加权移动平均值,而D值则是对K值的加权移动平均值,因此,K值和D值是基于RSV值的一次加权平均和二次加权平均而计算所得的数值。即

当日K= 2/31K+  1/3当日RSV

当日D= 2/31D+ 1/3当日K值;

一般来说,对原始参数平均计算的目的多在于平滑效果,其作用在于滤波效应。 RSV值的计算公式说明的是,标的物的当前收盘价在N周期中的最高最低价格区间所处的相对位置(从均线系统研判趋势的角度出发,要把N值取20)。而KD值的变化反映的实质则是RSV值的波动,但这样的结论只是强调了价格的相对位置过高或过低,但并不反映价格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当RSV值高于80,很可能是从5080靠近的过程,那么接下来有两个可能:继续走高或者回落。

(三)KD指标的研究与运用

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应该注意多种技术分析的运用和实践。由于技术分析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繁复杂。每一个技术分析都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掌握起来确实有较大困难。但是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心中必须明白,这些技术分析的理论和指标都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因此,单独使用某一种指标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直接的后果是引起判断失误,所以对于一个成熟的职业股民来说,应掌握多种技术分析的手段,综合考察,多角度思考,发挥多种技术分析的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分析KD这一指标过程中,笔者一直强调该指标的灵敏性,其实这种灵敏性在其它技术指标中也存在,只不过使用KD的股民太多了,加大了它的共振性。这导致该指标的敏感度越来越大。过去人们使用随机指标一般通过一个特定周期(常常是9)内出现的最高价、最低价及最后一天的收盘价及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最后一天的未成熟随机值,然而根据平滑移动平均线的方法来计算KD,往往随机性很大,因为它敏感性太强, D值稍稳定些,K值次之。由于KD是从威廉指标中脱胎而来,因此它也具有威廉指标提示超买超卖现象的能力。实践中,当K线在低位向上穿过D线,被称作"金叉",是短线抢入信号;K线在高位向下跌穿D线,又被称作死叉,是抛筹信号。

任何的技术指标都有其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比如MACD对震荡走势的盲区,KD对轧空单边式钝化的盲区,宝塔线对顶底的盲区,均线的压力支撑是否有效调整到位的盲区,换手率对吸货出货无法辨别的盲区等等。我们可以其他指标来互相弥补其不足,比如用KDCDP来弥补辅助MACD系统;CCIDMI来弥补KD系统;KDRSI来弥补均线系统;KDRSI背离来弥补宝塔线系统;股价高低位及K线均线等来弥补换手率的盲区等等,当然有时一个指标也不能完全弥补另一个指标的缺陷,需要辨正地看待这个问题。

实际使用经验,D指标在于设计中综合了前人的动量指标、强弱指标和移动平均线的一些优点,通过计算当时或最近数日的最高价、最低价及收盘价等价格波动的真实波幅,反映了价格走势的强弱和超买超卖现象。

KD指标好在可自由设置,独行人可以设得与众不同,我自己就有独用参数。

KD指标因为计算方法的简单而无法将这组指标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全面清晰的表达出来,这个合理性就是确认在24个时间周期内能不能依托底部的支撑进行反击,还是击穿底部再创新低,或者说确认在24个时间周期内能不能突破顶部的压制再创信号,还是见顶后再次回落。下面笔者就常见的KD指标,结合本人的一些使用经验,发表一下个人的管见,抛砖引玉——

后来,有大师把KD发展成为KDJ三条线。尤其是近来又有行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SKD指标,比KD指标的功用又要高得多。

尤其是周又比日SKD准确性高,月SKD又比周SKD准确性更高。

                               短线狙击群联系方式: qq邮箱:1530974102@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