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28)江山不朽——欧声光著
(2021-01-16 05:14:09)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厅 |
新自传体长篇小说《野人之谜》(连载28)江山不朽——欧声光著
独醒在洪水中骑着青牛,拍着道筒漂过万县县城,经过寨子、永定、大周镇、太龙镇、向龙村、黄柏乡、白龙村、云阳县城、张飞庙、大档子、曾家湾、潘家沟、三坝村、王桥沟、云阳镇,进入奉节县城。天下闻名的瞿塘峡就在奉节,两岸如削,岩壁高耸,长江在悬崖绝壁中间奔流,来到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之称的地方。
独醒晓得瞿塘峡,又叫夔峡。是三峡的第一峡,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江水流速很快,每秒达到8米左右。在长江三峡中,它是最短的,却是最为雄伟险峻的。瞿塘峡虽然仅8千米,却是最令人屏息的一段江峡,向来以“雄”著称, 两岸山峰似斧劈刀削而成,充满霸气,山势拔地而起,山峰直刺云霄。峡中的主要山峰,高达1000至1500米。瞿塘峡中江道狭窄,最宽不过百余米,最窄处仅几十米,这使两岸峭壁相逼甚近,更增几分雄气!他漂流其中,充满自豪。
独醒见瞿塘峡西入口处,白盐山耸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两山对峙,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故称夔门。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富含钙质,色似白盐得名。赤甲山因富含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白盐山呈灰白色,赤甲山略显红色,隔江相望,一个素裹,一个红装,真是神奇。夔门两岸陡峭的山峰,把奔腾咆哮着进入峡谷的长江,威逼成一条细带, 蜿蜒于深谷之中。在这样的峡谷里骑牛漂流,看峭壁参天,江涛拍岸,使人惊心动魄。他不禁吟咏起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句:“舟行瞿塘口,两耳风鸣号,扁舟落中流,活如一叶飘。”吟咏郭沫若经过此地发出的赞叹:“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他游览瞿塘峡,可见名胜古迹,多而集中。峡口的上游,有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峡内北岸山顶有文物珍藏甚多的白帝城,惊险万状的古栈道、神秘莫测的风箱峡;南岸有题刻满壁的粉壁墙,富于传说的孟良梯、倒吊和尚、盔甲洞,洞幽泉甘的凤凰饮泉等等。在风箱峡下游不远处的南岸,有一座形如牛头的山峰,突起江边,人称“犀牛望月”,惟妙惟肖。距白帝城仅几公里的杜甫草堂遗址,更是诗人流连忘返之地,无不惊叹万分。
他看了瞿塘峡,高兴得拍着道筒,再看巫山,其实,过了万县县城,就是连绵起伏与险峰屏叠的巫山裙脚了。远看只见山头不见山脚,犹如大海起伏的波浪。近看只见悬崖不见厚土。主峰拔地千尺,怪石嶙峋,大树招风,小树招蛇。巫山十二峰,有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和聚鹤峰,峰峰出奇,都有大树小树。他吟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其中的净坛峰、起云峰、上升峰隐于岸上山后,不见其真面目。
独醒身背道筒骑着青牛,在长江中穿过新津乡、故陵镇、永让村、龙洞镇、东开村、四塘村、三塘村、安坪镇、奉节县城、土地垭、谭家坪、白帝城、大溪乡、曹家沱、坟庙子、曲尺乡、大块子、关上、大湾梁子、平安村、红石梁、巫山县城。山谷幽深的地方,湿气不散,沿山坡冉冉上升,时而形成浮云细雨,时而化作滚滚乌云,时而变成茫茫白雾。十二峰中,只可眼见飞凤峰、翠屏峰、聚鹤峰。最为美丽动人的,还是久闻大名的神女峰,峰位在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疑似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背靠山头,面向长江,传说悠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独醒还在少年时代就听到巫山有仙女瑶姬的为民除害、协助大禹治水、并化为神女峰石,永保三峡航路平安,蒙上了一层层神秘色彩的的传说。早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瑶池宫里住着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她聪慧美丽,心地善良,活泼开朗,耐不住宫中寂寞。八月十五这天,她邀约了身边的十一姐妹,腾云驾雾,遨游四方。听说巫山人遭灾了,当她们来到巫山时,才发现有十二条恶龙在兴风作浪,正在治水的大禹也被洪水围困其中。瑶姬便送给大禹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她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禹如何破译这部天书,就被西王母派来的天兵捉拿回宫。十二仙女早就厌倦了仙宫生活,她们挣脱神手,重返人间,实现了帮助大禹疏通了峡道,解除水患的愿望。从此,瑶姬爱上了三峡,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间,为船民除水妖,为樵夫驱虎豹,为农夫布云雨......。巫山人为纪念他们心目中的“神女”,尊称她为“妙为真人”,在飞凤峰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观,又叫神女庙。山腰的一块平台,就是神女向夏禹授书的授书台。他晓得有陆游《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曰:“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他拍道筒,看巫峡,在过了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巫峡虽小,深不可测,它容纳百江而深藏于底,绮丽俊秀,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充满诗情画意与惊险刺激。他不禁吟咏苏东坡游三峡诗:“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观看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骑牛游峡,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别有洞天,巫峡又如一条迂
回曲折的过道。两岸群峰,各具特色。骑牛下巫峡,心在十二峰。他早读过南北朝郦道元的记载:“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他漂流其中,只见两面高山,象刀削斧砍一般直立江边,江面很窄,青牛似乎是在幽深的小胡同里行游。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可是绕过了山脚,又在狭窄的江面上曲曲折折地前游,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独醒背道筒骑青牛,经大宁河起,过大清溪、倒座屋、沙木壤、神女峰、小河彭家沱、楠木园、到达左右沱,望见巫峡口。
三峡过了两峡,险处不须看了。
他遥望西陵峡前方赤壁古战场——尤其是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石刻"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周郎石像,傲对长江;拜风台上,诸葛武侯羽扇轻摇;凤雏庵下,千年紫藤,当年凤雏先生在此隐居,巧用连环献计。独醒感叹三国之大战,久战,三方都有神仙,真是神仙打仗,百姓遭殃啊。火烧连营也好,乌林战斗也罢,华容伏兵也罢,打来打去,战来战去,怨怨不解,民怨沸腾,最终政权都落在了装病策划暗中搞政变的司马懿一伙人手中,废除了三国,由新立的晋朝统一天下。
独醒遥想,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长江边留下多少豪诗。其中,就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然而,人是无法与长江相比喻的。独醒望着长江,任想它的博大精深,横贯东西,容纳南北。他不禁自言自语道:“长江是自然的杰作;杰作是自然的;长江是自然的;自然可以惩罚人,人不可以违背自然。自然不朽!江山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