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故事48——“筷”子

标签:
中国象牙筷子甲骨文商朝《史记》 |
分类: 汉字之经 |
——汉字画
“筷”是一个专用字,专指“筷子”。因此,与其组合的词很少。
http://s13/middle/6a609c5cgad584fa44858&690
在远古时期,人们茹毛饮血,生吃禽肉,我们的祖先自然只能是用手抓着食物吃。后来,人们慢慢才懂得了使用天然之木,进而又学会了人工取火,发觉柴火做熟的食物味道更可口。但是,做熟的食物在冷却前,用手抓着吃是会烫伤手指的。于是,我们的祖先就用树枝和小木棍来代替手指进食。树枝和木棍是早期的夹取食物的工具,是筷子的雏形。
早在商朝时期就已出现制作精美所的象牙筷子,但在甲骨文中并没有筷子的筷字,不但甲骨文中没有,而且金文和小篆中也没有。筷子的“筷”是一个后来才用形声的方法组合的字。
那么,在筷子产生时一直到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人们用什么名字来指称这种餐具呢?《史记》中记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意思是说,商纣王用象牙筷子吃熊掌,箕子哀叹,认为商朝难逃灭亡的命运。现在,中国有些地区还把筷子叫做箸。 筷子在隋唐时期经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直到今天,日本人还把筷子叫做箸。
箸在小篆中写作http://s2/small/6a609c5cgad43e5ec2941&690,在隶书中写作?。字形由两部分组成,是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字上部的符号表示竹子,下部的符号表示读音。筷子的制作材料有多种,古代贵族们使用铜筷,金筷,象牙筷,银筷还被用来检验食品是否有毒,但这些种类的筷子并不常见。制作筷子最常见,最普通的原料是竹子。
因此,字中有表示竹子的符号。
筷子能适应各种食物,中国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筷子,所以在一些故事,小说,喜剧里经常提到它。《史记》中说:“汉王方食。。。。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说的是楚汉相争时,张良借用筷子替刘备筹划战局。《三国演义》里刘备为了表明自己是个胆小的人,让曹操失去警惕,在听到雷声是故意把筷子失守落地。
过去民间还有把筷子放进新婚夫妇新房里的习俗,这是祝愿他们快生儿子,因为筷和快读音相同,而筷子的子和儿子的子是同一个字。在我国内蒙古,还流行一种筷子舞。跳舞的人手拿一把筷子,拍打肩膀,手,腰,腿,脚等部位,有时打地,边打边舞,动作变化多样,是很受欢迎的民间舞蹈。并且,有些有创意的女人还可以用筷子做发簪或装饰品。听说还有一种以筷子为“冷兵器”的功夫——筷子功。
科学家对筷子进行了研究,认为筷子简简单单的两根东西却巧妙地应用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人们在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能很好的配合,而且带动手腕,手掌,胳膊和肩膀的几十个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并与脑神经相连,促进大脑皮层运动。
筷子这种古老的餐具,就其设计的功能与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形态来说,可以说是最经典最永恒的设计。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也不过时。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那里就不可能没有筷子。
但是,当我们在使用筷子的同时是否想到在使用筷子时有12种忌讳?这些被你随便摆放或随意使用的筷子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
一,黄狗拉尿
这说的是一种拿筷子的姿势,也是一种被人指责的做法。其具体的执筷方式为,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中国人眼里叫做“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向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多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指人,无异于是在指责别人,这就如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时,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其意思是代表“死亡”,民间称其为“三长两短”,属不吉利。因为,在中国民间人死后往往是要装进棺材里的,在装进去后还没有盖棺材盖时,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是三块长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才说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具体行为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盆碗,因为过去只有叫花子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求,以此引起行人注意并给予施舍。此举同样是被人所不齿的。
这种做法是手执筷子在桌子上的菜肴盘里来回巡找,不知从哪下筷为好,做旁若无人状。此行为是缺乏教养的典型表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具体的行为是把筷子的一段含在口里,用嘴来回嘬,并不时发出咝咝的响声。这种行为被视为最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理的行为,再加上配上嘴巴的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就是拿着筷子在菜盘中旁若无人的不断扒翻,以寻找自己喜欢的菜吃,此举有如盗墓的样子。属于没有教养(主要是家庭教教)。
七、本末倒置
此举说的是将筷子倒使或一正一反。此行为说明其饥不择食,像个“饿死鬼”。
八、珠筷遗泪
就是在夹菜时没有用碗去接,将盐水(菜汤)滴落在筷子经过的其他的菜盘里或桌子上。
九、蜻蜓点水
有些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喜欢“试味”,这盘菜试一下,那盘菜试一下。用筷子在桌子上的菜盘子里插来插去。此举也是被“忌讳”的,就像欧洲人当众伸出中指一样——侮辱人。
这行为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装好饭时又不知筷子放何处时,顺便就将筷子插在碗中的饭里递给别人。此举属大不敬。因为,在传统中只有给逝去的人上香时才会有如此行为。
此举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有些人在用餐前或用餐后随便将筷子交叉放在桌上或碗上。这也是一忌.还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那就是一种没吃饱或认为不好吃的行为暗号(在乡下做手艺的师傅们,通常都会将这些“犯忌”的事情首先就告诉第一次下乡“吃百家饭”的徒弟,以免被主家以为是没教养的人)。
此意是指不甚失手将筷子掉到地上,是种严重失礼的现象。国人认为我们的祖先长眠在地上,不应该被打搅。而筷子落地就等于打扰或惊动了安详的祖先。谓大不孝。
参考资料:
《中国民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10月 杨超著
《当代新说文解字》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10月 李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