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诺克罚分规则

(2010-07-27 11:02:13)
标签:

休闲

分类: 台球馆

 小网店 大生活 http://uptome.taobao.com/  我的网店开张了 经营泰迪品牌羽毛球及相关产品

 

 1)按规定顺序应打的目标球,虽然被击中但没落袋判失机、换上另一方球员击球。

2)击球时发生推杆、连击现象、无论击中目标球与否、均按红、黄、绿球罚4分,其它球按分值罚分。

3)击球球员的衣服、球杆、倾戴物等任何部分触到或触动球台上任何一个球时,都算犯规,按瞄击目标球的分值罚分,小于4分按4分罚,高于4分值以上按分值罚分。如果击球球员应该击彩球,而未向裁判员示意之前,发生以上犯规现象,均罚7分。

4)击球球员没有使用白色球而使用其它任何一个球作主球(即错击主球),一律罚7分。

5)击球球员第一击将红色球击落袋内,接着应该击彩球,而没有这样,又一次击红色球,即按连击打红色球,一律罚7分。

6)击球时发生空杆、空杆自落、击中目标球自落或与目标球同落、将主球或其它球击出界外,都属于犯规行为。应按目标球分值罚分,若目标球分值小于4分,应按4分罚分。

7)击球时首先未能击中目标球,而误中或击进其它球,即使又将目标球撞落袋内,不仅得分无效,并且应按其中最高分值罚分。

8)击球时,误中低于目标球分值的球或发生自落、击落和同落的情况,按目标球的分值罚分。例如,目标球是粉色球而误中的是黄色球时,应按粉色球6分分值罚分。反之,误中球的分值高于目标球的分值,应按误中球的分值罚分。例如,目标球是红色球,而误中的是黑色球时,应罚7分。

9)击落、未击落目标球或发生自落,同时又是将其它球撞人袋内,得分无效,按落袋球最高分值罚分。例如,目标球是红色球,击落的是蓝色球,应按蓝色球5分分值罚分,反之,目标球分值高于被击落球的分值,应按目标球的分值罚分。

10)凡是主球被击出后,没击中目标球而跳跃过其它任何球体,都算跳球,要罚分。

11)当台面上没有红色球时,击球球员搅乱了击打彩球的顺序,按错击球的分值罚分,若目标球分值小于4分,均按4分罚。

12)当台面上还有球在滚动时,就开杆击球或击球时双脚离地,按所瞄击目标球分值罚分。若目标球分值小于4分,均罚4分。

13)用自由球做成死球算犯规,按分值高的罚分(只剩黑球和粉球时除外)。自由球就是在一方犯规后,如果主球成为死球(主球直线行进时,能够直接撞击到任何活球的任何部分的线路都被一个或一些非活球阻挡了,这时的主球就被称为死球),这时裁判应宣判为自由球。

14)主球同时撞击两个不同分值的球,判罚两个球中最高的分值(同时撞击两个红色球或一个自由球和一个活球除外)。

15)不论主球或目标球被击出界外,都是犯规行为。若主球被击出界外,按目标球分值罚分;若其它球被击出界外,按其分值罚分;若同时将两个以上球击出界外,按出界球其中一个最高会值罚分。

16)一击球中,允许同时击落两个以上的红色球,击进几个红球得几分。无论同时击进几个红色球,下一击只有一次击打指定彩球的机会。

17)一击球中,如果同时将自由球和活球击入袋中,则只记活球分值。

18)允许球员运用正当的击球动作,给对方造成障碍球。如果对方球员使用弧线球和利用空岸反弹等救球方法,均未击中应该击打的活球,应按活球分值罚分,小于4分按4分罚。如果误击中比活球分值高的球,应该按该球分值罚分。罚分后,制造障碍球的球员认为台面上的球势对自己不利,没有获得高分把握,有权要求犯规的球员再次击球,再犯规再罚。如蓝色球为活球,被粉色球阻挡,用空岸反弹法没有击中活球,又停在第2点,恰巧黑色球又将活球阻挡,无法直接击打活球,此时,制造障碍的球员可以要求犯规球员继续再击。对方球员要求犯规球员继续再击,只要要求一经提出,就不准收回。当救打活球时,击球方应尽最大努力去救球,击打后裁判员判出无意识救球,对方球员还可以要求把球恢复原位重新再打(而且按犯规规定罚分)。

补充:红球打完,进去加一分,就打彩球,如果打的还是红球,进或者不进,罚7分,打进黄球得两分,绿球三分,褐色球四分,蓝球五分,粉红球六分,黑球七分。然后进了,再打红球,如果红球进的同时把彩球也打进了,那最低罚四分,蓝球罚五分,粉红球罚六分,黑球七分。白球进洞一般罚四分,如果按以上犯规的话,就是你如果该打彩球的时候打了红球,就算红球没进,白球进洞,一样要罚七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斯诺克介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