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忙里偷闲”的龚江宏老师

标签:
龚江宏一个人的人生活出了几类人的精彩 |
分类: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
“忙里偷闲”的龚江宏老师
------“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人生的精彩在于“一个人的人生,活出了几类人的精彩”,龚老师“像”是这样。
2021.03.25 ~ 03.28,在宁波召开了“第十二届全国高校材料学科实验教学研讨会”。龚老师的日程表上还有一项任务,访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还做了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做了一个题为“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学术报告。
龚老师还有另外一个招牌菜:“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有机会应该一起听听才好。
参考资料:
[1]
日期:2021-03-28
2021年3月27日,应周小兵项目研究员邀请,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龚江宏副教授访问我实验室,并做了题为“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学术报告。黄庆研究员和实验室相关方向科研骨干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会。
力学性能是陶瓷材料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性能评价指标之一,是决定着陶瓷材料,特别是结构陶瓷是否能满足服役条件需求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报告中,龚老师详细讲解了脆性固体材料断裂理论,回顾了经典的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并分享了这些基础理论和测试方法,在新型陶瓷材料研发中发挥的积极应用实例。同时,他还特别强调了在近20年来,对这些经典的脆性断裂理论和测试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指出了对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应用的误区。交流会中,龚老师还结合自己在陶瓷材料强度与韧性方面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的讲解了陶瓷材料增强与增韧的机制以及基本思路,以及在陶瓷材料强度与断裂韧性测试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和注意事项。
会后,参会人员就陶瓷材料领域中新兴的微纳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陶瓷连接结构微区力学性能表征、薄膜表面力学性能测试、增材制造陶瓷结构件的力学性能表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与龚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此次报告对实验室科研骨干及研究生对陶瓷材料的强度与韧性的测试与表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报告人简介:龚江宏,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 ~ 1996年天津大学材料系讲师、副教授;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98年法国南锡矿业学院博士后;1999年起在清华大学工作。长期从事陶瓷材料力学行为测试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SCI收录150多篇,H因子25),撰写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2部,主持编制国家标准2项。现为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副秘书长、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收录,Q1) 执行主编、《现代技术陶瓷》执行主编。
https://fine-lab.nimte.ac.cn/uploadfiles/site48/202103/20210328130052-9886255325.jpg
龚江宏老师作报告现场
https://fine-lab.nimte.ac.cn/uploadfiles/site48/202103/20210328130122-7383277697.jpg
参加报告会的听众现场
https://fine-lab.nimte.ac.cn/uploadfiles/site48/202103/20210328130232-9276348595.jpg
会后交流讨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筹)
[2]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题目:科研方法漫谈之文献阅读方法
报 告 人:龚江宏,清华大学,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0年12月4日下午3:00
报告地点:教7栋301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龚江宏,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 ~ 1996年天津大学材料系讲师、副教授;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98年法国南锡矿业学院博士后;1999年起在清华大学工作。长期从事陶瓷材料力学行为测试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SCI收录150多篇,H因子25),撰写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2部,主持编制国家标准2项。现为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副秘书长、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收录,Q1) 执行主编、《现代技术陶瓷》执行主编。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加!
[3]
2018年11月7号14:30在主楼812,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龚江宏应邀来我院为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进行主题为“参考文献阅读方法”的讲座,讲座由材料学院副院长陈清明教授主持。龚江宏教授是《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和《现代技术陶瓷》期刊的执行主编。
龚教授从阅读文献的角度讲解了如何进行研究生的选题、开题、中期和总结,指出通过高效的阅读文献,掌握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技能。龚教授认为科研的选题就像是荒山野岭寻宝,而阅读文献的作用就是首先要找到进山的入口,然后决定走哪一个岔路口,或者索性自己踏出一条新的岔路。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大量泛读文献和微量精读文献这两个方面,更好的正确选题,顺利进行科学研究。最后,龚教授耐心的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讨论中结束了本次讲座。
龚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4]
10月17日,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总院研究生办公室邀请清华大学龚江宏教授就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在主楼报告厅做专题报告。博士生导师包亦望、陈玉峰及其他青年导师参加了报告会,总院研究生及青年科技人员50余人参会。
在浩如烟海的科技文献中,如何进行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是每个科技工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龚江宏教授将这一过程生动的比喻为“在荒山野岭里寻宝”。他在报告中提到,文献阅读是研究课题的基础,文献综述是论文立题的依据。通过对一篇优秀文献综述的剖析和总结,龚江宏教授引出了科研工作过程中几次重要的文献调研过程,接着又把文献阅读泛读和精读的过程、技巧娓娓道来,最后介绍了文献综述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龚江宏教授的报告幽默风趣,将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过程讲述的十分透彻清晰,倾听他的报告就像一次寻宝,可以收获三件“宝贝”,第一件是文献阅读本身就是寻找科研课题的过程;第二件是如何进行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第三件是如何撰写学术论文。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现场讨论交流热烈,大家收获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