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2016-12-26 15:48:28)
标签:

半拉井

三十里堡

华北线

石碑

薛仁贵

分类: 三十里堡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半拉井既是村名也是井名,本期单说这口井。

    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自东向西穿过半拉井村后流经东升、红果、东山后、西山后等村后注入三十里河,在半拉井村的村西头,隔着这条小溪的东南高地上便是北乐至华家的乡间公路,在路面与河床中间的半坡上有一眼井水距井口半米至一米左右并永不枯竭的水井,当地人称之为“半拉井”。三十里堡百姓饮用的自来水水垢太多,所以一些群众便到葛家沟的那口井和这个半拉井取水,因为这两口井的水烧开后没有水垢。前些年去葛家沟那口井取水的人相对多些,后来葛家沟的那口井被暴雨灌过包而遭废弃一段时间,加之半拉井受到政府重视并“包装”保护,其形象和身价倍增,这口半拉井便顺势而为独领风骚了。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1:眼前的这条公路就是“华北线”,公路东北方向路肩处露出的亭子内便是半拉井。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原来的小土路变成了这样。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3:半拉井。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4:取水。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5:2013年6月9日上午拍摄的半拉井。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6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7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8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9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10:夏季水面还要高些。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11:这口井在亭子盖着的那口井的东边,在半拉井没有整修之前我没有发现过,不知是我疏忽还是整修时

      又挖的?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12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13:2013年6月9日上午拍摄的。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14:2016年1月8日上午拍摄的。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15:2016年12月15日上午拍摄的。从以上三幅照片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座小桥是今年修建的。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16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17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18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19:由西向东拍,两口井的排列就一目了然了。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0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1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2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3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4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5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6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7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8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29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30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31:这个老爷子今年80虚岁,他自己说“马上就81了”。图24中的那辆自行车就是老爷子骑来的。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32:有点小拥挤了。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33:穿白色羽绒服的这位先生是大连市内人,退休后来三十里堡定居的。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34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35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36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37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38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39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40:村头这户人家大门外柴垛的木杆上挂着一个兜子,兜里装个水壶,有来取水的人如果忘记带提水工具

      时,这个水壶可就解了燃眉之急。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41:今天开车来取水的那个年轻人就忘记带提水工具了,水壶他正用着。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42:这户人家的主人孙先生。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

图43:就是大门上贴“福”字那户人家。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44:这块石碑也是今年新立的。

有些“文化”的半拉井图45:碑文。薛仁贵在大连金州这块儿没少留下故事,三十里堡也借光留下他的足迹。由此说来,半拉井不

      是没有“文化”的了。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