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经济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018-09-23 13:12:33)
http://s7/mw690/001WM4Nrzy7nQKm6l8236&690

http://s4/mw690/001WM4Nrzy7nQKlYAFBd3&690

http://s4/mw690/001WM4Nrzy7nQKm1QMXc3&690

http://s11/mw690/001WM4Nrzy7nQKmQgIO9a&690

http://s6/mw690/001WM4Nrzy7nQKnbECpc5&690

http://s2/mw690/001WM4Nrzy7nQKnp4gF81&690

http://s15/mw690/001WM4Nrzy7nQKnUIxM4e&690

http://s4/mw690/001WM4Nrzy7nQKnOcw393&690

http://s13/mw690/001WM4Nrzy7nQKopbqY2c&690

http://s10/mw690/001WM4Nrzy7nQKoIgeBa9&690

http://s2/mw690/001WM4Nrzy7nQKoHCnv31&690

http://s8/mw690/001WM4Nrzy7nQKp5VEbc7&690

课题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主讲人

理科组

授课时间

928

授课地点

新疆师范大学

教学分析

1. 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2.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两种不同农业景观图的对比,引出农业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通过教材p43的活动的第12题,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具体某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通过课本p43活动的第3题,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知识点。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业地域的形成,教材中以案例2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说明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3.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较高,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较强,并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作为农产品的消费者,学生对农业并不陌生,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缺乏较为直观、深刻的亲身体验,所以这方面的生产、生活经验相对缺乏。都但是生活在小城镇以及乡村,对农业生产不仅限于耳闻目睹,而且有一定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中的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培养案例分析的能力,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农业区位因素中的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的思想。(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社会经济因素;

教学难点在于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请大家看案例一,这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那么A为城市中心区,则蔬菜奶牛花卉区最适合布局在b c d哪一处?为什么?大家来思考这个问题。【板书: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蔬菜牛奶花卉属于临近城市周边发展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临近城市,距离市场较近,运输方便,可以保证其新鲜。所以,第一个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蔬菜牛奶花卉适合布局的地区,第一个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新课讲授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案例,荷兰(鲜花王国)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到达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荷兰的农业如此发达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结合课本和已有的知识,小组讨论分析一下。【板书:市场】

很好,这是第二个影响因素【板书:交通】

那么,在冬季北京的居民可以吃到来自湛江的蔬菜,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现代交通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使得市场范围的扩大。

请看案例三,这是一个将近三千块的天价西瓜,日本方面则表示一个中国西瓜竟引发了日本的人才流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日本农业生产成本很高,但日本农产品仍占据着本国市场,原因是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并对国外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来保护国内农业生产。进而引发了日本人才的流失。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有一个因素是政策。

现在很多的农业产品都移居搬去了大棚里,比如这红红火火的火龙果,原本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宜栽培火龙果,但在农业技术的 改进下,火龙果生长得非常好。那么第四点应该是科技。【板书:政策、科技】

小组讨论探究,荷兰鲜花远销世界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的发展。

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合作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学过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后,这里有一个小问题要考考大家,同样是长江三角洲这个地方,我的愿望是在b 发展水稻种植业,请大家讨论:有哪些优势条件?是否可行?为什么?

可行,从自然角度分析。(不可行,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

开放性试题,增加学生活跃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新课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

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检查反馈

社会经济对农业区位的影响1.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2.讨论:如果在图中安排乳牛、花卉、小麦、养鱼、果园等类型,应该怎样进行区位选择?说明理由。

A、养鱼   靠近水库适合发展渔业

B、果园   丘陵种植果园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C、乳牛   离城市近且靠近主要公路,交通便利

D、花卉   靠近河流,满足其生产用水,且离城市近便于外运

E、小麦   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大且有河流穿过

作业布置

在本节课的最后,为大家布置一个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已有的知识,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种植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板书设计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政治:

交通:

市场:

劳动力:

科技;

教学反思

 

教材中的位置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极地高压
后一篇:地区文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