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人偶陈列天皇女儿节修善寺伊豆 |
分类: 文化风俗习惯 |
3月3日是日本的女儿节,正式称法为上巳(じょうし)。由于3月初刚好又是桃花开放的季节,于是她又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桃花节。
女儿节有陈列人偶的习俗。为什么要摆设人偶呢?此习俗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92年左右),那时日本就有将自己的灾难转移到纸做的人偶上,并将人偶放流与大海,河川。现在父母在女儿节陈列人偶也是为了让人偶作为“替身”,不让疾病和灾难降临到孩子的身上,同时也祈福孩子的未来幸福安康。
女儿节的人偶是由外公外婆送的,孩子看到人偶的同时就能想到:自己被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父母及周围的人所爱护着。因此,陈列女儿节人偶也是培养孩子善良之心的重要环节之一。还有的说法是,从小看着美好的东西长大,能培养超凡的审美观。
女儿节的人偶一般是由立春开始就陈列,最晚也要在3月3日的前一个星期内陈列好。通过跟父母一起装饰女儿节人偶,让孩子体会到对宝贵东西的珍惜并学习到相关礼节。话说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女孩儿不仅自身修养好而且还会有良好的姻缘。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3月3日一过人偶就必须尽快收拾起来,要是懒了收拾晚了,再好的姻缘也会被错过的哦。
![]() |
这几天在日本静冈县的修善寺正在举行女儿节人偶展 |
原则上是有七阶。
第一层:代表天皇和皇后的人偶。以前日本是以“左”为上位,因此面对着我们的时候天皇在右边。可是后来日本“改革大开放”又受到欧美文化影响:欧洲武士们都是右拿剑左拥女,所以现在特别是关东一片的地方就把天皇人偶放在了右边。不过像京都这样的古都还是按照传统的陈列位置放置。
第二层:三人宫女。皇宫内的宫女。中间的是宫女头头,手拿酒杯。正对面左边的宫女手拿装有酒的酒壶,右边的宫女手拿斟酒用的长把酒壶。
第三层:五人乐官。从左到右分别是:太鼓,大鼓,小鼓,笛,谣。
第四层:侍卫。左边年轻的是右大臣,右边有胡子的是左大臣。
第五层:杂役。分别是:怒,泣,笑的表情。手拿:帽架,鞋架,伞架。
第六,七层:嫁妆。表达了父母希望女儿将来能有良好的姻缘并带着如此豪华的嫁妆出嫁的美好愿望。
![]() |
据说是应该一个女儿一套 但实际上大多数家庭都是女儿们同用一套。也是啊,谁家有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精力来弄这么多的人偶呀。 我偶然听到一旁的参观者感叹了一句:好看是好看,可是要收拾起来就太痛苦啦!人偶要一个一个好好包装起来,架子,道具啥的都要拆开放好,防潮防灰尘... 在日本当父母也太不容易了吧 |
![]() |
装饰和收拾是方便了不少,可是跟传统的女儿节人偶比起来总觉得差了点气势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