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12月4日

(2015-12-04 22:55:02)
标签:

杂谈


作者 | 巫米
她是个独孤的人。

记得曾经同学的时候,她最钟爱教室最后排,靠墙角的那个位置。若按照当前流传的“教室座位图”来看,那是“深藏功与名”的人士的专属地盘,仔细一想,竟然说得有些对,因为她就是个深藏功与名的人,一个顶着我们班“一号种子”的耀眼光环,却低调寡言的人。

在我们没有成为朋友之前,周围的人会肆无忌惮地跟我说一说对她的看法。这些看法中,记忆里最鲜明的,就是“她很孤独”。而接下来的话题,便往往会围绕着“她的孤独”而穿越一条街。阳光的人说:“她的孤独像树影下斑驳的影子,既拥有阳光的痕迹,也留有黑影的余地。”温柔的人说:“她的孤独像醇香的巧克力,远远看上去是让人排斥的黑,但接近一些,就能闻到甜蜜的香”调皮的人说:“她的孤独是上帝的领带,领带只有一根,其他人只能看着。”……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思考太多“孤独”,只是在讨论着“她的孤独”。而后经年,我与她成了朋友,她也成了我们的朋友。她身上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能让我们不自觉地去思考“孤独”。

“孤独”是什么呢?

群里,有人以匿名的形式敲出一行字:“孤独是觉得人生就这样了,没有惊喜了。”不约而同地,我们都以匿名的形式在群里各抒己见。有这样一行字:“‘孤独’是自由的代言词。”也有这样一句话:“孤独是一种自由,一种没有归宿的自由。”有人这样说:“孤独在于,较之别人,与自己相处更有趣。”也有人这样表达:“对于外向的人来说,孤独应当被排除在生活之外;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孤独是值得享受的。”于是,有人这样表达:“孤独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是自己所在的生活的创造物,不必刻意追求,也不必刻意摆脱。”最后,大家胡乱的将“孤独”与“独处”混为一谈,而终于结束了又一场无休止的争论:“沟通能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但独处能让人恢复精力,就酱!”

“孤独”与“独处”是不同的,前者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寂寥,后者则更多的是身体上的离群。究竟什么是“孤独”?无法轻易下结论。对此,她只说了一句:“‘孤独’的本身并不孤独,孤独的是守护孤独的人。”

“守护孤独”?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守护”一词是十分崇高的,平时正经的人一般都不会轻易说出这个词;平时不正经的人在说了这个词之后就会变得很正经,就像正经的鸣人和不正经的银时。而无一例外的,他们在说“守护”一词的时候,所守护的对象都是充满了阳光的,都是不容置疑地充满了正能量的。

而,“孤独”,一个亦正亦邪的词,并非“不容置疑的充满了正能量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愿意守护这亦正亦邪的孤独?

对此,她有她的看法:“人这种动物,本身就是亦正亦邪的。虽然我很欣赏《火影》里的鸣人,他的心像一块纯洁无暇的白玉,干净而透彻,永远都朝向阳光,没有半点犹疑。可是我更爱佐助,那个亦正亦邪、既能美好、也能邪恶的人。在我看来,他更有血肉,也更真实。亦正亦邪的‘孤独’与亦正亦邪的人,是不是很配?”

可是,人会追求美好。也因为对美好的执着追求,所以才有“礼”的诞生,才有人类文明,才有现在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何甘愿固步自封于亦正亦邪的东西,不去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呢?

她没有反驳,而是透露了一段小故事:“曾经有个与我青梅竹马的人,他是我初恋,他以为我会和他长久,但三天后我们就分了手。他问我为什么。我当时哭着告诉他,和他在一起后,我没有以前理智,甚至有些愚蠢。他当时在笑,说他也是,这很正常。可我还是和他分手了。如果你经历了磨难,你就会知道,靠理智活下去会比靠感情活下去更可靠。也许是我太过清醒,才把理智看得比感情重要。我愿意守护孤独,只是因为不想失去那份清醒。”

守护孤独,是为了保持清醒……沉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5年12月4日
后一篇:2015年12月6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