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时间久了,不免要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师德呢?
   
我们知道,在现有行业中,对“德”字格外看重的是“医德”和“师德”,现在又多提“官德”(作家梁衡就出版了一本著作《官德》)。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个行业,一个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一个系连着人的精神健康。既然这两德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就不能不小心待之。
   
何谓师德?在国家制定的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是这样诠释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育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可见,师德的范围是很广的。但我们听闻师德报告,往往是这位老师如何爱自己的学科,如何教育诲人不倦教育孩子,甚至为了上课,为了学生,自己身体病了还坚守在讲台,自己孩子病了也抽不出时间照料,甚至自己的老人快不行了,想见自己最后一面,却也因为自己的教学而耽搁。看到这些,听说这些,我不仅要问,我们的师德如此崇高,难得这也符合人性吗?在我看来,违背人性的师德,是虚伪的,甚至可以说,是极端自私自利的。
   
再看看国家给出的解释,很多我们认可的师德不过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罢了。不顾及家人的健康的“为人师表”,恐怕连我们的学生也难以信服。当看到“终身学习”这一条规范时,我不仅也要问,我们老师现在有读书习惯的有几何?怎样才可以成为名师?读书。什么是最好的备课?读书。什么才是老师真正的绝活?读书。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何来终身学习。
   
同样,现在的孩子和以前大不相同,不是老师单纯的说教就可以教育好的。老师的教育要富有智慧才行。这不仅需要你的耐心,更需要多去阅读教育经典,钻研教育心理学,多借鉴他人的教育智慧,如此,方能教育好学生,也让你的教育在学生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迹。
   
国家在与时俱进,学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师德内涵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我们的老师就只能想蜡烛和春蚕一样,悲剧一样行走在人间。其实,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老师自己,又何尝不伟大呢?
   
让师德不变味,让师德变得更理性,这才是真正的师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