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舒大军校长建议我把阅读佛教著作的经历写一写。我近年花了些功夫读佛教文献,但天资所限,没有什么成绩。不过,把自己的阅读经历写出来,未尝不可以给感兴趣的朋友做个参考,是以略述经过。为使脱离文本的主观判断尽可能少,本文涉及前人的地方一律不用法师大德先生教授等称谓。
大一(2005年春)和大四(2008年春)的时候,分别用两个月读过南怀瑾的部分著作,当时最感兴趣的还是《论语》和《周易》,还不是佛教。研二(2011年初)的时候,朋友寄了一本圣严的书,感觉很平实通透,就开始阅读佛教著作,但找不到门径。从禅宗灯录开始入手,夹杂读些介绍佛教基本常识的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太虚的《佛学概论》。他曾采取古印度论师“破”的方法,对西方著名哲学家的议论一一破斥,当时感觉深不可测,但我对西哲并不了解,他的批评是否中肯也不得而知。
概论类型的书,非常不容易写。2012年底,读了王孺童的《佛学纲目》,这是一本很薄很简略的册子,但佛教的大致框架都有,比太虚的《概论》更适合初学,不过其对佛理没有精微透辟的阐发。概论方面我目前所见最好的是印顺的《佛法概论》,前半部分是《阿含》讲稿,后来改成通论,我2014年还在读这本书,每每能由浅入深,得到颇多精到的见解。试举一例:印顺谈到菩萨戒时,说菩萨碰到恶人,也会开杀戒,菩萨杀恶人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同情,菩萨对恶人的关心永远比对善人多,因为同情恶人,宁愿自己下地狱,也要阻止他下地狱。此种见解,印顺书中每每能见到。后来知道,《瑜伽师地论》菩萨戒本中,有类似的观点。很多看似新颖的观点,印顺都是有所本的。
印顺是个争议比较大的法师。不久前宣城弘愿寺宗道法师路过京城,见过一面,提及印顺,他说印顺的书在弘愿寺几乎属于禁书。我想大概因为印顺对只讲念佛的净土法门有过微词吧,而弘愿寺是净土道场。这种佛教内部的宗派之争也很多。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做的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另外,对于概念,如果想对佛理有进一步的了解,不可不深加辨析。比如,人们常说“十善业十恶业”,这个说法深究起来就是有问题的,可以叫“十善十恶”,或者“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因为“贪、嗔、痴”只能叫做“意业道”,不能叫“意业”。我最早读到这点是在益西彭措堪布讲解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里,后来发现《俱舍论》也提及了。但很多读物都把“贪嗔痴”叫做“意业”,包括已故著名佛教学者方立天的著作,甚至包括弘一的演讲。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否定弘一和方立天在别的地方的梳理和看法。弘一所长在律宗,对戒律的讲解颇为精到,《说佛》一书深入浅出。
我对佛教感兴趣的首先是佛法和佛理,而不是佛教史,所以对学者型的佛学著作没有下过很大功夫。但两者也是融在一起不可偏废的。有时候需要梳理清楚佛教的发展演变才能清楚有些观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点,印顺的《印度佛教流变概观》一文对我启发较大。民国学者中,汤用彤、陈垣对佛教史的研究最深入(汤用彤专攻佛教史,陈垣兼攻其他宗教史,故列汤用彤在前),但他们的研究很少涉及佛法的思想性,我只简单翻过,没有仔细读。吕澂在佛教学术和思想两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但他的书我至今无缘细读(吕澂虽为学者,身份特殊,故不与汤、陈并列)。梁启超谈佛教,涉及佛教史的地方,很多讲错了,被陈垣、汤用彤纠正过(陈垣纠正在前)。但梁启超文笔好,思路清晰,他的书我反而读得比较畅快。翻过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他的独断精神我比较欣赏,但观点不敢苟从。牟宗三的书没有读过,但见过别人批评牟宗三的观点,是李润生的《成唯识论述记解读》,从批评中可见,牟宗三对佛教的理解是有隔膜的。胡适的书和日本学者的书,我没有读过。
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对佛教理解的入门,应该说是在2012年底读了中华书局版的《佛教十三经》之后。这给我的一个直接体会就是,需要从佛经入手,直探本源,直截了当。很多人对佛教的误解和偏见,不是因为缺乏思辨能力,而是因为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佛教世界观,不了解佛教的方法论。佛经中有了义说,有不了义说。以不了义说为了义,自然就有问题。以传说为真,自然就容易视佛教为有神论。要厘清许多基本概念,才能发现佛教是怎样重新定义世界的。人们对佛教的误解源于,很多常见的词汇,在佛教中有其特定的涵义与边界,将其与日常用语混同,就自然产生误会。
比如“忍”。常人读到“忍”,就以为是“忍耐”,讲不出更多的意思,这就有碍对佛法的理解。佛教里的“忍”,需要在六波罗蜜的框架下来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忍辱”是一个环节。这是从外看。从内看,忍有三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我们常讲的“忍”,主要是指前两种,而佛教对“忍”的看法,最关键的是第三种,谛察法忍,也有把它称为“无生法忍”的。当深刻理解“无生”的道理之后,自然可以耐怨害、安受苦。因为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成,业力所致。因此,耐怨害和安受苦,就不仅是被动的忍耐。如果只从被动的一面理解,自然会把佛教视作悲观、厌世、消极。“忍”在佛教中一层重要的意思是“信”,这一点,不深入经论,是不大容易知道的。
《佛教十三经》的一个好处就是,它能简单便捷地让一个人迅速建立起佛教的基本框架。我读这本书时配合着王孺童的《佛学纲目》,感觉更方便一些。在读的时候需要放下偏见,不带先入为主的观点,去了解佛教经论构建的是一种怎样的世界观。然后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比喻的理解。佛经中很多地方,尤其是讲到神通的地方,如果作神通理解,就难免会显得怪力乱神,如果作譬喻理解,就能明白见解的精微。这点可能要发挥想象力。
我在读经论的过程中,也不止一遍地校正自己先前的理解和认知,慢慢地才体会的佛教思想的平实和深刻。比方说六神通中的他心通的理解,之前总是想象具备他心通的人可以了解别人心里如何想,但这样认识他心通,总是感到隔了一层,因为无法验证到底是不是有人可以具备这种神通。后来读《俱舍论》,明白至少《俱舍》对“他心通”的定义,是不能知道别人所思所想的。这就感觉平实了些。之前的理解,可以当成比喻看。
我看过一篇采访金庸的稿子,讲他如何相信佛教的。他是因为儿子的去世,读到《四阿含》,开始渐渐领会到佛法的好处。但不同人的机缘不同,我尝试读《四阿含》,没读多少就昏昏欲睡,也没有太印象深刻的地方。不过慢慢地浸淫,每读一部经都有一点小小的启发和心得,逐渐积累起来,功夫就可以慢慢打成片,佛教的大厦也开始渐渐建立起来。
去年下半年,花的功夫比较多的是《成唯识论校释》,中华书局版,韩廷杰校释的。没有校释的话,确实读起来非常不易,有了校释,稍微好些,但仍然很困难。我记得是七八百页,读慢的话,一个小时也就三四页。但也不能读太快,太快理解不了。还有《俱舍论》,比《成唯识论》花的时间更多。我是在淘宝购得的,也是卖家自己从《大正藏》里打印的,后来我自己买了简易打印机和纸张,打算自己打印,而且还打算在kindle上阅读想读的藏经。
此外,简单地看些其他书,比如索达吉堪布的《中观四百论广释》,南传佛教的经典《清净道论》等等,从中一鳞半爪地得到一些佛教的常识和思想。今年我在kindle上读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但读的时候《成唯识论》不在手边,很多地方无法对照,花了不少功夫,也没有见到效果。我前两年也读了不少禅宗的东西,买了许多灯录,但总体来讲,收获不是特别大,不过倒是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僧人的大体情况有个了解。
我的阅读经历大概就是这些。
微信公众号:i_wanglu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王路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公众号:i_wanglu,转载请通知wanghuan1@ifeng.com,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
大一(2005年春)和大四(2008年春)的时候,分别用两个月读过南怀瑾的部分著作,当时最感兴趣的还是《论语》和《周易》,还不是佛教。研二(2011年初)的时候,朋友寄了一本圣严的书,感觉很平实通透,就开始阅读佛教著作,但找不到门径。从禅宗灯录开始入手,夹杂读些介绍佛教基本常识的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太虚的《佛学概论》。他曾采取古印度论师“破”的方法,对西方著名哲学家的议论一一破斥,当时感觉深不可测,但我对西哲并不了解,他的批评是否中肯也不得而知。
概论类型的书,非常不容易写。2012年底,读了王孺童的《佛学纲目》,这是一本很薄很简略的册子,但佛教的大致框架都有,比太虚的《概论》更适合初学,不过其对佛理没有精微透辟的阐发。概论方面我目前所见最好的是印顺的《佛法概论》,前半部分是《阿含》讲稿,后来改成通论,我2014年还在读这本书,每每能由浅入深,得到颇多精到的见解。试举一例:印顺谈到菩萨戒时,说菩萨碰到恶人,也会开杀戒,菩萨杀恶人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同情,菩萨对恶人的关心永远比对善人多,因为同情恶人,宁愿自己下地狱,也要阻止他下地狱。此种见解,印顺书中每每能见到。后来知道,《瑜伽师地论》菩萨戒本中,有类似的观点。很多看似新颖的观点,印顺都是有所本的。
印顺是个争议比较大的法师。不久前宣城弘愿寺宗道法师路过京城,见过一面,提及印顺,他说印顺的书在弘愿寺几乎属于禁书。我想大概因为印顺对只讲念佛的净土法门有过微词吧,而弘愿寺是净土道场。这种佛教内部的宗派之争也很多。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做的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另外,对于概念,如果想对佛理有进一步的了解,不可不深加辨析。比如,人们常说“十善业十恶业”,这个说法深究起来就是有问题的,可以叫“十善十恶”,或者“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因为“贪、嗔、痴”只能叫做“意业道”,不能叫“意业”。我最早读到这点是在益西彭措堪布讲解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里,后来发现《俱舍论》也提及了。但很多读物都把“贪嗔痴”叫做“意业”,包括已故著名佛教学者方立天的著作,甚至包括弘一的演讲。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否定弘一和方立天在别的地方的梳理和看法。弘一所长在律宗,对戒律的讲解颇为精到,《说佛》一书深入浅出。
我对佛教感兴趣的首先是佛法和佛理,而不是佛教史,所以对学者型的佛学著作没有下过很大功夫。但两者也是融在一起不可偏废的。有时候需要梳理清楚佛教的发展演变才能清楚有些观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点,印顺的《印度佛教流变概观》一文对我启发较大。民国学者中,汤用彤、陈垣对佛教史的研究最深入(汤用彤专攻佛教史,陈垣兼攻其他宗教史,故列汤用彤在前),但他们的研究很少涉及佛法的思想性,我只简单翻过,没有仔细读。吕澂在佛教学术和思想两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但他的书我至今无缘细读(吕澂虽为学者,身份特殊,故不与汤、陈并列)。梁启超谈佛教,涉及佛教史的地方,很多讲错了,被陈垣、汤用彤纠正过(陈垣纠正在前)。但梁启超文笔好,思路清晰,他的书我反而读得比较畅快。翻过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他的独断精神我比较欣赏,但观点不敢苟从。牟宗三的书没有读过,但见过别人批评牟宗三的观点,是李润生的《成唯识论述记解读》,从批评中可见,牟宗三对佛教的理解是有隔膜的。胡适的书和日本学者的书,我没有读过。
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对佛教理解的入门,应该说是在2012年底读了中华书局版的《佛教十三经》之后。这给我的一个直接体会就是,需要从佛经入手,直探本源,直截了当。很多人对佛教的误解和偏见,不是因为缺乏思辨能力,而是因为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佛教世界观,不了解佛教的方法论。佛经中有了义说,有不了义说。以不了义说为了义,自然就有问题。以传说为真,自然就容易视佛教为有神论。要厘清许多基本概念,才能发现佛教是怎样重新定义世界的。人们对佛教的误解源于,很多常见的词汇,在佛教中有其特定的涵义与边界,将其与日常用语混同,就自然产生误会。
比如“忍”。常人读到“忍”,就以为是“忍耐”,讲不出更多的意思,这就有碍对佛法的理解。佛教里的“忍”,需要在六波罗蜜的框架下来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忍辱”是一个环节。这是从外看。从内看,忍有三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我们常讲的“忍”,主要是指前两种,而佛教对“忍”的看法,最关键的是第三种,谛察法忍,也有把它称为“无生法忍”的。当深刻理解“无生”的道理之后,自然可以耐怨害、安受苦。因为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成,业力所致。因此,耐怨害和安受苦,就不仅是被动的忍耐。如果只从被动的一面理解,自然会把佛教视作悲观、厌世、消极。“忍”在佛教中一层重要的意思是“信”,这一点,不深入经论,是不大容易知道的。
《佛教十三经》的一个好处就是,它能简单便捷地让一个人迅速建立起佛教的基本框架。我读这本书时配合着王孺童的《佛学纲目》,感觉更方便一些。在读的时候需要放下偏见,不带先入为主的观点,去了解佛教经论构建的是一种怎样的世界观。然后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比喻的理解。佛经中很多地方,尤其是讲到神通的地方,如果作神通理解,就难免会显得怪力乱神,如果作譬喻理解,就能明白见解的精微。这点可能要发挥想象力。
我在读经论的过程中,也不止一遍地校正自己先前的理解和认知,慢慢地才体会的佛教思想的平实和深刻。比方说六神通中的他心通的理解,之前总是想象具备他心通的人可以了解别人心里如何想,但这样认识他心通,总是感到隔了一层,因为无法验证到底是不是有人可以具备这种神通。后来读《俱舍论》,明白至少《俱舍》对“他心通”的定义,是不能知道别人所思所想的。这就感觉平实了些。之前的理解,可以当成比喻看。
我看过一篇采访金庸的稿子,讲他如何相信佛教的。他是因为儿子的去世,读到《四阿含》,开始渐渐领会到佛法的好处。但不同人的机缘不同,我尝试读《四阿含》,没读多少就昏昏欲睡,也没有太印象深刻的地方。不过慢慢地浸淫,每读一部经都有一点小小的启发和心得,逐渐积累起来,功夫就可以慢慢打成片,佛教的大厦也开始渐渐建立起来。
去年下半年,花的功夫比较多的是《成唯识论校释》,中华书局版,韩廷杰校释的。没有校释的话,确实读起来非常不易,有了校释,稍微好些,但仍然很困难。我记得是七八百页,读慢的话,一个小时也就三四页。但也不能读太快,太快理解不了。还有《俱舍论》,比《成唯识论》花的时间更多。我是在淘宝购得的,也是卖家自己从《大正藏》里打印的,后来我自己买了简易打印机和纸张,打算自己打印,而且还打算在kindle上阅读想读的藏经。
此外,简单地看些其他书,比如索达吉堪布的《中观四百论广释》,南传佛教的经典《清净道论》等等,从中一鳞半爪地得到一些佛教的常识和思想。今年我在kindle上读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但读的时候《成唯识论》不在手边,很多地方无法对照,花了不少功夫,也没有见到效果。我前两年也读了不少禅宗的东西,买了许多灯录,但总体来讲,收获不是特别大,不过倒是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僧人的大体情况有个了解。
我的阅读经历大概就是这些。
微信公众号:i_wanglu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王路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公众号:i_wanglu,转载请通知wanghuan1@ifeng.com,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
前一篇:王路:梨花落后,柳絮飞时
后一篇:王路:一个人下班后应当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