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二中见“网友”——二中李颖副校长访谈录

(2017-08-05 18:04:39)
标签:

广州市第二中学

李颖副校长

学海堂

菊坡精舍

应元书院

分类: 中考志愿填报

广州市第二中学,一所名声在外、让无数学子向往的学校,我却一直无缘走进校园好好的参观,很是遗憾。在7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受“网友”的邀约,终于能好好领略二中美丽的校园风光。

和这位“网友”结缘,源于我之前的文章《八问广州教育》。一位叫李颖的网友通过公众号留言给我,在留言中他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问我能否告知他我的身份及交换联系方式。说话如此直接,在网友中是比较少见的。于是我留下电话,问对方身份,他说是二中的副校长。想不到一篇小文可以得到广州教育界举足轻重的校长的关注,震惊、兴奋,是我当时的心情。

  http://s13/mw690/001WJiIZzy7dcK8uWT28c&690


 一、李颖副校长素描

在行政楼的电梯口,只见一个干练清爽的中年男人在等着,因为之前没见过面,也不敢确定他就是李颖副校长,当他伸出手来叫我“大少”时,我才确定他是我想见的“网友”!当我要走进电梯时,他一把拉住我,拉我到一个古色古香很精致的建筑模型图前,上面写着“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全图”的字样。

http://s10/mw690/001WJiIZzy7dcKbESzTb9&690
    话题就从这里展开,李副校长给我讲起二中的历史传承。

 

李颖副校长来二中之前是六中的教导处主任,2012年2月调到二中当副校长,负责德育这块。他深感学校历史传承的重要性,进入二中后,他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到国家档案馆、中山图书馆、广州博物馆、社科院,甚至到全国各地收集关于二中的历史资料,收集积累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利用三年时间,和中大历史系合作,梳理二中的历史资料。

一串串的年份数字,一个个的历史人物,一件件的历史事件,从李副校长口中娓娓道来,心里在叹服他的博闻强记时,我很好奇的问他一个问题:“您是历史老师吗?”他很爽朗的笑了,说自己是物理老师,到现在还带两个班的物理课程。

回来后查阅李颖副校长的资料,原来他是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学物理奥林匹克优秀教练员。另一个身份还是上海《大众心理学》杂志社特邀编委,参与研究教育部重点课程《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成果还获得一等奖。

简直太神奇了!

 

二、二中的历史传承

因为同行的前信息时报记者李珍是学历史出身的,对历史事件非常感兴趣。于是李颖副校长继续就二中的历史渊源和我们讲解起广州教育史的沧桑变迁。

二中的前身最早可溯源至1820年由两广总督阮元在西关文澜书院的学海堂,学海堂人才辈出,后由学海堂出身的陈澧出任菊坡精舍山长,由阮元再传弟子王凯泰任广东布政使时改应元宫为应元书院,后合并为“广东存古学堂”。三家书院人才辈出,状元梁耀枢、变法图强的梁启超、陈澧、朱次琦、梁鼎芬、胡汉民、朱执信等等历史风流人物都出自这里。菊坡精舍学生梁鼎芬后出任惠州丰湖书院、肇庆端溪书院、广雅书院、武汉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方言学堂等大批学院院长。梁鼎芬以武汉知府的身份协助张之洞大兴新学,宋教仁、黄兴、李四光为其学生。胡汉民为纪念学海堂学员朱执信,在1921年与汪精卫、廖仲恺一起筹办执信中学。1930年,距学海堂创建110周年之时,广州市立第二中学仿学海堂故事在西关文澜书院挂牌。

李副校长的叙述将我们带进了广东教育史的历史画卷,二中壮美、古雅的历史底蕴,在他的叙述下渐次舒展,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粤秀文脉

1824年,两广总督阮元将学海堂搬上粤秀山,粤秀山就成了岭南文化的核心。1947年王孝英校长将二中带上粤秀山,从此二中就把传承粤秀文脉作为自己的使命。

粤秀山古代与“番山”、“禺山”合称为广州城区“三山”。据传远在2800多年前的周夷王暑期,粤秀山南面建立了“楚庭”,秦末汉初这里始建了“任嚣城”,后扩展为“赵佗城”,赵佗是南越王,所以粤秀山也称越秀山。明永乐年间,都指挥在山顶建造观音阁,因此粤秀山又称为观音山。

1930年,国民党欲在山顶上建中山纪念碑时,发现观音庙基础及写有“佛山”的石牌坊,其实早在公元267年,观音山下已建有三元宫。

粤秀山顶的镇海楼、五羊石像,更是广州的象征。

粤秀山是广州城最古老中轴线的制高点。所以,说粤秀山是文化山、教育山、政治山、军事山、宗教山、广州城的镇城之山一点也不为过。

二中人以粤秀山为家,以粤秀山为骄傲。以继续弘扬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的优秀文化为使命。

 

四、二中校园

解放后,二中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早在1956年,学校就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广州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为努力打造“大二中”,2005年9月启用科学城校区,是学校的高中部。地处萝岗区科学城内的水西路,倚苏元山(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在此结庐而读,因得名)而建。校区内有天然山水汇聚成湖,以“山水学府,生态校园”为理念构建而成。学校占地面积300亩,其建筑布局合理,气势恢弘,设计规模为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初中部则坚守粤秀山。

http://s1/mw690/001WJiIZzy7dcKeO2B210&690

李副校长兴致很高,带我们参观二中校园时也讲起二中的各种轶闻趣事。当时市府只拨款1.89亿元建造二中,在300亩的土地上,用这有限的资金却让二中成为大学设计的经典案例。二中校园有自己的中轴线,高高耸立的钟楼暗含顶天立地之意;行政楼、教学楼围绕着苏元广场为一整体建筑,圆形的建筑群意味着二中的“元文化”特色,圆却不合,在东方有一个缺口,暗合“紫气东来”之意。

http://s5/mw690/001WJiIZzy7dcKgwO5Sf4&690
二中校园风光——鸟瞰图 

 

http://s16/mw690/001WJiIZzy7dcKj2ogL4f&690
二中校园风光——苏元广场

 

http://s8/mw690/001WJiIZzy7dcKrnN9Ze7&690
二中校园风光——苏元广场

 

http://s8/mw690/001WJiIZzy7dcKwjDiT57&690
二中校园风光——教学楼

 

http://s5/mw690/001WJiIZzy7dcKyMn1W34&690
二中校园风光——学生宿舍楼

 

http://s5/mw690/001WJiIZzy7dcKGryPG94&690
二中校园风光——体育馆

 

http://s6/mw690/001WJiIZzy7dcKJsMfP45&690
二中校园风光——运动区

 

http://s3/mw690/001WJiIZzy7dcKLowIW52&690
二中校园风光——生活区

 

http://s11/mw690/001WJiIZzy7dcKUirR8fa&690
二中校园风光——科技馆

 

http://s5/mw690/001WJiIZzy7dcKW66YQ04&690
二中校园风光——山水


李副校长介绍说,萝岗区政府即后来的新黄埔区政府2013年8月协议出让高中部背后208亩山林地使用权给二中扩建校园之用,实际上,这208亩土地的地表面积达到三百亩左右,扩建完成后,二中将成为北上广深四大城市里最大的一所中学!还计划申请80亩土地用于书院纪念园的建设,二中将联合清华、华工、广州市府和黄埔区对学海堂等三家书院进行复原重建,有可能命名为“广州教育博物馆”兼作广州二中校史馆。

 

这次的网友会面,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震撼。更让我对岭南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李颖副校长认为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历史空间,为了让二中学子更清晰理解这三大空间,作为物理高级老师的他,居然足足花费三年的业余时间沉迷史海,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徜徉,溯源梳理清楚二中的文脉传承。一个物理奥林匹克的教练,一直在学校带班,由他牵头用三年时间写出一套巨著,所有资料都像铭记于心似的,年份数据和历史人物随口道来,对岭南文化的深刻见解,不是一般史料所记述的,是他通过溯源分析出粤秀文脉对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我除了震惊还是震惊,更多的是敬佩!这是我真实的感受。作为一个副校长,做这些完全是自讨苦吃的行为,我相信若没一定的情怀,是做不到这点的。换位思考,我若是他的位置,肯定做不到。对自己做不到,而别人却做到的事情,我通常都会倍加敬重。

对岭南文化的文脉传承,李颖副校长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呼吁,所有岭南人都应该知道这样的事实:文脉传承,一切从粤秀山出发!

分别时,李副校长一直将我送到校门外,并赠送了凝聚他三年心血结晶的《粤秀文脉》给我,我这两天一直在阅读这套书,从中汲取岭南文化的精萃。

 

http://s6/mw690/001WJiIZzy7dcKXLP6J65&690
二中李颖副校长赠送的《粤秀文脉》丛书

 

近二百年的历史渊源,80多年的发展历程,二中不断带给人们惊喜。我也深信,二中在众多有着伟大教育情怀的校长们的打理下,肯定会越来越耀眼,为二中学子的人生添上一道绚丽多彩的亮色!

 

【注:文中部分资料引自《粤秀文脉广州二中历史文化传承》一书。本文为sunlai大少原创文章,引用或者转载请知会作者或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