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借读生新政对中考录取的影响及报考注意事项
(2014-05-08 08:58:58)
标签:
广州中考非政策性异地借读生报考提醒预测 |
分类: 中考志愿填报 |
4月30日,招考办发布了几份文件——
【关于做好2014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报名工作】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升学报名须知】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报名问答】
【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做好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
一、新政规定
摘录其中关于非政策性照顾异地借读生的部分规定和说明——
具有我市初中学籍、非我市户籍的应届毕业生,统称为异地借读生。具有我市初中3年完整学籍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可报考12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和学籍所在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各级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此类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及全市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广东实验中学自筹经费班;其他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只可报考全市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广东实验中学自筹经费班。
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报考高中阶段学校按《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
(四)录取实施办法。
3.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时,对我市户籍考生(含享受我市户籍考生同等待遇的其他类型考生,简称“户籍生”,下同)和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过渡期内)或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2017年起)在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同时投档。
6.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因未录满招生计划或因学生未按规定时间到校注册而留有空余学位,需进行补录的,统一安排征集志愿,在招生学校原录取最低分数线上进行投档。补录时,不再区分户籍生或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过渡期内)或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2017年起)招生计划。
二、政策分析
非政策性异地照顾借读生和以往的择校生最大的变化是不允许报学籍所在区外的区属中学。这样一来,务必使部分市属高中的非政策性照顾异地借读生的录取线飚升。部分区属学校并不那么理想的,这些区的借读生势必以二线市属中学为目标,如铁一本校、铁一亚运城、协和等等。
三、数据比较
预测分数线时必须要考虑影响录取分数线的主要因素:报考人数、招生计划数。那么,清楚往年的招生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就显得非常重要。下表是我整理的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提前批招生学校择校分数线与择校生人数与比例:
学校名称 |
录取 |
招生范围 |
最低分数 |
招生总人数 |
择校生人数 |
择校生所占比例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择校 |
全市 |
726 |
383 |
50 |
13.05% |
广东实验中学 |
自筹 |
全市 |
711 |
696 |
250 |
35.92% |
广东广雅中学 |
择校 |
全市 |
718 |
832 |
83 |
10% |
广州市执信中学 |
择校 |
全市 |
720 |
832 |
83 |
10% |
广州市第二中学 |
择校 |
全市 |
715 |
832 |
83 |
10% |
广州市第六中学 |
择校 |
全市 |
708 |
832 |
83 |
10% |
广东华侨中学 |
择校 |
全市 |
650 |
400 |
52 |
13% |
广州市协和中学 |
择校 |
全市 |
686 |
780 |
100 |
12.82% |
广附黄华路校区 |
择校 |
全市 |
702 |
288 |
25 |
8.68% |
广附大学城校区 |
择校 |
全市 |
711 |
308 |
50 |
16.23% |
广州铁一亚运城校区 |
择校 |
全市 |
698 |
400 |
50 |
12.5% |
广州市铁一校本部 |
择校 |
全市 |
692 |
300 |
40 |
13.33% |
(注:广附招生计划是两个校区一起计算的,所以出现大学城校区超15%)
从表里看出,去年虽然教育局给各校的择校上限是15%,但市属学校基本没用足这个比例。前几所学校基本是10%。那么去年择校生里到底有多少不是广州户籍的学生呢?根据公开的数据大概可以分析一下。
2013年全市公办择校(含自筹经费班)共录取5,927人,其中绝大部分为非广州户籍考生,共5,408人,占择校录取人数的91.24%。那么,广州户籍的择校生就有519人。2013年中考提前批招生计划为28,198人,共录取26,740人,其中公费生23,293人,择校生3,117人,自筹经费生250人,民办学校80人,计划完成率为94.83%。择校志愿在提前批被录取的非广州户籍考生为2,949人,占择校和自筹经费录取人数的87.59%。也就是说提前批广州户籍的择校生(包括省实自筹)人数有418人。
以我指导家长填报志愿的经验看,这些择校生基本是集中在前六所的,保守估计在80%甚至更多。而前六所去年的择校计划又有多少?华附50,省实自筹250,广雅、执信、二中、六中各83,合计是632人。2013年广州户籍择校生的418人,以85%算,有355人是择校前六所的。那么这些学生占前六所择校生的比例是56.17%。也就是说,在前六所学校,非广州户籍的择校生可能只有半数不到。而部分非市、区重点的普通高中,非广州户籍的考生在所有择校生中应该接近100%。
目前各校公布的招生计划里,没有详细列出今年招非政策性照顾异地借读生的比例,今年的招生计划数有多少没法确定,所以无法对分数线进行准确预测。
四、粗略预测
以假设各校用足8%的上限比例推算,执信、广雅、二中、六中每校比去年择校减少17人左右,这对分数线有多少影响?因为去年广州户籍学生也可以报择校志愿,不少冲省实华附的学生,在第二志愿也以上述几所学校的择校志愿作为保底,所以结合前面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去年这几所学校的外地户籍学生,是不到8%的。今年这几所学校的非政策性照顾异地借读生的录取线,极有可能和去年持平甚至稍降。
往年广州户籍的考生报华附择校的毕竟是少数,若华附借读比例降到8%,招生人数降得比较多,竞争会更激烈,分数线上移可能性比较大。
广附、铁一、协和等校,往年报这些学校择校的广州户籍学生不会太多,今年降低了招生比例,再加上限制非政策性异地借读生报考外区学校,分数线极有可能大幅飚升。至于会升多少,没先例可循,实在不好预测。
至于区属中学的非政策性照顾异地借读生的录取线,因往年各区属中学的择校比例不一样,要区别区分,但多数区属学校是用足15%的择校上限或者超10%的,招生比例从15%一下子降到8%,招生人数减少比较多,势必会造成分数线上升。
五、报考提醒
从今年开始取消择校,非政策性照顾异地借读生和公费生报考公办学校被录取可以免交择校费。然而,首年的免费午餐不容易吃啊,因为没先例可循,报考时请家长们务必周详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往年的择校线、招生人数、择校比例等等)再稳妥报考。
首年实施新政,我也无法更好指导填报志愿。但提醒一点,对非政策性照顾异地借读生,若没十足的把握,最好是求稳,就算预测考生稳上高保线,也务必慎重选择冲高填报。因为对非政策性异照顾地借读生的志愿问题没先例也没深入研究,所以我选择回避这类问题,事关孩子升学,我深怕误导,还请各位见谅。
任何预测都只能是预测,以上也仅仅代表个人看法供各位参考。更多的是提醒报考时注意考虑的因素。
(本文为sunlai大少原创文章,转载请知会作者或者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