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
(2013-11-04 21:19:02)
标签:
表现手法要是标本小强传说育儿 |
分类: 育儿百科 |
目
说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一、健康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身心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3~4岁 |
4~5岁 |
5~6岁 |
1.
体重:12.7-21.2公斤 体重:12.3-21.5公斤
2. |
1.
2. |
1.
2. |
注:身高和体重数据来源:《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4、5、6周岁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参考数据。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如:
n
n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如:
n
n
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目标2
3~4岁 |
4~5岁 |
5~6岁 |
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2.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
|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
n
n
n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
n
n
n
n
目标3
3~4岁 |
4~5岁 |
5~6岁 |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 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 |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 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 3.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能较快适应。 |
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n
n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
n
n
(二)动作发展
目标1
3~4岁 |
4~5岁 |
5~6岁 |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
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 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5.能连续拍球。 |
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
n
n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
n
n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目标2
3~4岁 |
4~5岁 |
5~6岁 |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4.能快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
1. 吊起20秒左右。
2. 前投掷5米左右。
3. 跳8米左右。
4.
5. 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
教育建议:
1.
2.
目标3
3~4岁 |
4~5岁 |
5~6岁 |
1.
2.
3. |
1.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2.会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
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2.能熟练使用筷子。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4.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
n
n
n
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如:
n
n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
3~4岁 |
4~5岁 |
5~6岁 |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
教育建议:
1.
2.
n
n
n
3.
n
n
n
4.
n
n
n
目标2
3~4岁 |
4~5岁 |
5~6岁 |
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
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
1.
2.
3. |
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如:
n
n
目标3
3~4岁 |
4~5岁 |
5~6岁 |
1.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
1.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
1.
2.
3.
4. |
教育建议:
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n
n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n
n
n
n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n
n
n
n
二、语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3~4岁 |
4~5岁 |
5~6岁 |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
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
教育建议:
1.
2.
n
n
n
3.
n
n
目标2
3~4岁 |
4~5岁 |
5~6岁 |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
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3.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4.讲述比较连贯。 |
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 3.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
教育建议:
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n
n
n
n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
n
n
目标3
3~4岁 |
4~5岁 |
5~6岁 |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
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
1.
2.
3.
4. |
教育建议:
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n
n
n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
n
n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
3~4岁 |
4~5岁 |
5~6岁 |
1.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3.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
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
1.
2.
3. |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
n
n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
n
n
n
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如:
n
n
目标2
3~4岁 |
4~5岁 |
5~6岁 |
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2.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
1.
2.
3. |
1. 2.
3. 4. |
教育建议:
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
n
n
n
n
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
n
n
n
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
n
n
目标3
3~4岁 |
4~5岁 |
5~6岁 |
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2.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2.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 3.写画时姿势正确。 |
教育建议:
1.
n
n
n
2.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