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射”,相较于竞技类的射箭比赛,更讲究礼节。“君子止乎礼”,射箭时循规而行、不逾矩,同时礼让、庄重,对胜过自己的人予以钦佩,还要反省自勉。这在如今街上行人匆匆掠过、人人自危争斗不择手段甚至“内卷”的世界中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风起云涌、处处竞争的名为“生活”的战场上,我们要以规矩为界,懂得谦逊、晨昏定省,方能保持本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妖懂得遵守各种规则,无论是社会道德、法律抑或是做人的规则,都应自觉守住边界。这就像吸毒,一旦踏出第一步,再也无法返回,反而一次次被刹那的愉悦征服乃至沉溺,孰不知那是饮鸩止渴。无论你面对的是怎样的崩溃无助、走投无路,如果仍守住底线,那至少你还有心,用善心感化一切的坚毅,有何惧风雨飘摇。这总好过违背良心受其折磨,以至于陷入万劫不复。你会用清明至纯的目光为那些只争上游不择手段的人感到惋惜,应为你保住了最重要的本心。
“谦逊是一个人的风度,也是自知之明。”谁未经历过少年狂傲的时刻?那一次次未曾宣之于口的悔意,总藏在每一个说出自傲的大话的时刻背后。即便我依旧年少,却经历了多次自矜后歉意掺杂在自我怀疑中,表面却仅是自嘲的笑意,顿悟只在一刻间,在青莲居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我骤然读出了苦涩,与我相似的狂傲行径之后的悔恨,终于,时光打磨出了我的谦和,每次一泓清波的双眸中少了些许狂热,多了些许洞察。古有“六尺巷”早就青史美名,今有郭沫若虚心求学拜“一字之师”。谦和使人平静,更易明晰世事、坚守本心,谨防因自大而受他人轻易蛊惑的现象发生。
“吾日三省吾身”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反思向来是最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方法,在其中也很容易涤荡灵魂、探索人生真谛。人若不反思任由相似的错误一犯再犯,那只会磕得头破血流。伟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做错了什么”,“应如何改正”,是一个体悟和自律的进程。
孟子说“生而又不用也,何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礼行于先,知止而后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即使年少,早已体会到知礼是一个漫长的人生过程,人也在不断的反省中丰富阅历,但最重要的是不能时却本心。因此,要在人生的每一个朝暮,知礼行止,谦和自省,善,莫过于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所谓礼射,就是带有传统礼仪文化的射箭技艺,是在起源于商周时期“射礼"基础上,用于外修自身体魄、内修品格精神的练习射箭技艺的一种方式。射者在开弓射箭过程中,每个步骤张弛有度、礼仪严谨、行为规范,通过长期的练习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有人认为,射箭就应该追求“百发百中",不应遵循“礼";也有人认为“礼射”讲究谦和、礼让、 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注重人的道德自省,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更有学习借鉴意义。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