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跌到2800元,估计失业会严重一些,政府会稳增长

标签:
房产 |
分类: 经济大周期,进可攻退可守 |
螺纹钢跌到2800元,估计失业会严重一些,政府会稳增长
温总的稳增长临界点,大致在螺纹钢跌破3550元。目前估计李总理的稳增长临界点在螺纹钢2800元左右。螺纹钢跌破2800元,钢铁企业停产会严重一些,连锁反应,各个行业景气度会非常差,失业会严重一些。但是大周期3,4,5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太大,房地产整体已经很难拉动经济增长,稳增长仅仅是软着陆的一种对冲手段,无法像2009年那样药效强劲而刚猛。
螺纹钢预计2014年下半年或者2015年上半年跌破2800元,到时候对应上海部分郊区房价,真实成交价格,可能下跌30%。
螺纹钢2002年3月到2004年第一季度,大概从2300涨到4600左右,翻倍,时间2年左右。
螺纹钢2006年 3月到2008年第一季度,大概从3000涨到6000左右,翻倍,时间2年多一些。
螺纹钢2009年3月到2011年第一季度,大概从3500涨到5000左右,涨幅约50%,时间2年多一些。
这三波是大牛市普涨行情,中国房价(每平方米)从普通员工月收入的1倍左右涨到2,3倍左右,一线城市有的达到4,5倍。
2012年3月到2013年8月,主要是一线城市涨。
1992年到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和中国建设热潮,螺纹钢1992年到1993年从2200元左右涨到3600元左右。
1993以来我国钢材价格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1993年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钢材需求旺盛,供不应求,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以线材为例,1993年线材平均市场价格从1992年初的2200元涨到3681元/吨;之后,随着钢材需求减少和资源的增加,钢材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跌,到1999年线材价格降至2211元/吨的低点,浙江上海房价基本见底,外销房房价已经跌去30%
- 50%左右,上海推出买房退税,买房送蓝印户口,子女可以参加上海高考;
1993年以来螺纹钢和线材价格变化情况
海宁
2014.03.26
三波房地产热潮:
旧文转载:1993年以来螺纹钢和线材价格变化情况
2000年随着国民经济重新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走出低谷,逐年回升。
2006年钢材价格再次出现下跌,而自2007年起,随着全球商品大牛市的深入,钢材价格持续走高,并且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历史高点。
螺纹钢和线材的价格走势基本一致。1993年在需求的强烈推动下,螺纹钢和线材价格大幅上涨,年平均价格分别达到3681元/吨和3640元/吨,创出了历史新高。之后在需求萎缩和产能快速扩张的作用下,出现了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滑,到1999年螺纹钢和线材平均价格分别降到2211元/吨和2342元/吨,跌幅达39.9%和35.7%;1999-2002年价格处于低位盘整状态;
2003、2004年价格大幅回升,2004年螺纹钢和线材平均价格分别达到3688元/吨和3607元/吨,接近1993年的价格水平;2005-2006年价格又出现了下滑,2007年开始大幅走高,直至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5400-5500的历史高点。
从最近几年来螺纹钢和线材价格变化情况来看,其波动幅度相当大。2001年末螺纹钢和线材价格触及历史低点后开始反弹,螺纹钢价格由2277元/吨上涨到2004年2月的4188元/吨,升幅达83.9%;线材价格由2076元/吨上涨到2004年2月的4072元/吨,升幅达96.1%。但到2004年5月,在3个月的时间里,其价格跌至3000元/吨以下,跌幅达30%左右。2005年,螺纹钢和线材价格高点和低点的波动幅度也在30%左右。2007年,年末与年初相比,螺纹钢和线材涨幅分别高达48.7%和45.1%。而2008年下半年钢材价格急速下跌中,3个月的时间里螺纹钢和线材的价格下跌幅度达到了40%。
1992-2007年螺纹钢和线材均价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旧文转载:钢价的季节性波动规律总结2002-2011年
我们选择2002年1月—2011年12月,时间跨度为10年的上海地区螺纹钢现货市场价格作为季节性分析的主要数据(考虑到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剔除了2008年的数据)。其原因在于,第一,螺纹钢期货上市仅3年左右的时间,数据相对较少,为避免统计结果的偏差,未选择螺纹钢期货数据。第二,螺纹钢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呈高度相关性,现货价格的统计结果对于分析螺纹钢期货的季节性波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第三,比较建筑用钢与工业用钢,建筑用钢需求的季节性特点更为明显,因此,我们选择建筑类钢材价格作为研究对象。
月度横向分析
(1)3—5月钢价呈现一定幅度的回升,主要原因是年后工地陆续开工,一般工地正值打地基的黄金期,螺纹钢用量非常大。
(2)6月钢价出现回调,主要原因是6月正值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地的施工,从而影响到钢材的需求。
(3)7—8月钢价再度出现上涨,且涨幅可观,而9—10月钢价大幅回调。7—8月正值夏季,为传统的淡季。而9—10月为市场普遍认为的“金九银十”,造成这种与传统表现完全相反的主要原因在于,7—8月上涨是需求预期的提前反映,虽然夏季炎热不利于施工,但整体上并不影响工程的进度,且贸易商积极拿货以备旺季需求,进一步推高了钢价。而进入9—10月,需求预期提前透支,在这样的预期下,钢厂的生产力度增加,贸易商备货充足,导致市场供给压力增加,一旦实际需求低于预期,钢价都将呈现快速回落。“旺季不旺、淡季不淡”也在情理之中。
(4)10月—次年1月钢价上涨,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经历了9—10月的快速下跌后,钢价企稳回升。第二,由于临近年底冬储行情启动,贸易商的囤货意愿有所加强,钢价在中间需求释放的推动下快速上涨。
(5)1—3月钢价再度回落,其主要原因在于,春节期间工地处于停工状态,钢价缺乏需求支撑,且我国春节时间大部分为2月,工地开工至少在正月十五以后,有的甚至更晚,因此,春节后仍有惯性回落的可能。
2.年度纵向分析
我们考察了2002年—2011年10年间的螺纹钢现货价格变化,从纵向来看,呈现如下特点:第一,近年来,随着钢材市场金融化程度日益提高,钢价的波动更加剧烈。第二,“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市场预期效应对于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三,关于冬储行情的表现,虽然季节性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春节前涨幅较大,但纵观近10年的变化,上涨的概率依然保持,而上涨的幅度已明显缩小。
以上是我们对于螺纹钢现货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简单统计分析,希望能为投资者把握钢价的走势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不过,在具体研判时,仍需要全面考量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基本面的特殊变化以及市场心态的变化。另外,还可以采用X—12—ARIMA方法对钢价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证分析和研究。
中国钢材网观点:规律是一定的,但是,市场有时偏偏不按照常理出牌,因此,对于商家来说,不能唯规律而论,更不能仅仅依靠规律判断钢材价格走势。“金三”旺季和春节“开门红”一样,再次让市场失望,至于“银四”的行情,商家最好不要有太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