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宁犀牛
海宁犀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210
  • 关注人气:11,5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利机器红杉资本是如何挖掘到细分行业龙头的?

(2014-02-27 15:12:21)
标签:

股票

分类: 个股,行业,风口观察
暴利机器红杉资本是如何挖掘到细分行业龙头的?
海宁评论:
    互联网天生就是平台争夺战,第一名往往是第二名市值的3倍,5倍,10倍以上。红杉资本善于在互联网平台型公司里掘金,大把大把的,当然其实没必要过度神话红杉资本,他们就是疯狂追逐细分行业的第一名到第三者,多方下注潜在能成为细分市场龙头的互联网公司,追着送钱入股,只要用户多,人气旺,都是他们投资的对象,短期盈利模式他们不大看。
    美团、聚美优品、途牛网市值超过10亿美元,基本没有悬念,触控科技如果借壳在A股上市,已经可以到10亿美元以上了,到海外上市恐怕暂时还很难到10亿美元,但是未来2,3年市值到10亿甚至20亿美元是很可能的。
    另外,中国市场足以支撑分享与导购网站美丽说或者蘑菇街成为市值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
沈南鹏:红杉是如何挖掘到那些行业龙头公司?
2014-02-26   作者:郝凤苓  
 
    红杉资本最近势头强劲,唯品会控股乐蜂,将红杉推向投资大神的殿堂。那红杉到底是如何挖掘那些有望成为行业龙头的公司这几天,一个叫Whatsapp的公司迅速红遍全球互联网界。2月19日,Facebook宣布将以约190亿美金的天价收购只有50人的小公司WhatsApp.​
    这是自2001年时代华纳与AOL合并之后,互联网行业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这也是史上由VC支持的创业公司获得金额最高的一个收购案,而这笔交易背后,最大的VC赢家就是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有消息称,红杉一共领投了WhatsApp 的三轮融资,总投资额超过6000万美金。​
    而在中国,目前红杉的表现同样抢眼。​
    2010年,红杉资本中国迎来了一次大丰收,那一年,它投资的企业有9家实现IPO,这也是红杉入华5年后,退出成绩最好的一年。从目前的进展看,2014年,红杉旗下的企业有可能迎来第二波IPO的集中爆发。​
     马年刚刚开局,中国互联网界就风起云涌,动作不断。1月30日,当人们还在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京东悄然向SEC递交了IPO申请;2月10日,高德地图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将以21美元/ADS的价格,现金收购高德剩余股份,交易金额达11亿美元;2月14日,唯品会又宣布以1.125亿收购乐蜂网75%的股份,这意味着,乐蜂网间接实现上市;2月19日,大众点评CEO张涛确认,腾讯投资4亿美元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而大众点评最终仍将独立发展,争取上市。​

     有意思的是,京东、高德、唯品会、乐蜂网,这些“明星”企业背后,都站着同一家VC股东,它的名字叫红杉资本中国。除了这些已经浮出水面的交易,红杉投资的美团、聚美优品、途牛网,触控科技等,也在积极筹备境外IPO.​

     在2010年,资本市场的回暖为红杉旗下企业集中IPO创造了条件。这一次,同样离不开市场回暖带来的利好。2012年,中概股在境外资本市场集体被做空,那一年,只有两家中国企业实现境外IPO;而从2013年6月起,境外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又逐渐为中概股打开了窗口,陆续有兰亭集市、51汽车网、去哪儿等8家公司在美完成IPO.​
     这一次集中爆发的为何又是红杉?记者2010年专访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时,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红杉如何能够持续这种状态但沈南鹏又强调,他真正在乎的不是IPO数量,而是“红杉能为LP带来多少回报,被投企业能否成为行业龙头?”所以,他的团队决定要不要投资一个企业的关键,不是明年上不上市,而是五年后,这家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是什么,业绩能有怎样的成长至少从目前来看,红杉所投的项目,诸如京东、高德、唯品会、美团、途牛网等,都已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名列前茅。​
     红杉是如何挖掘到那些有望成为行业龙头的公司的?红杉资本第一代投资家代表唐·瓦伦坦(Don Valentine)曾表示,“赌选手,不如赌赛道”,红杉第二代投资家中的佼佼者--迈克·莫瑞茨(Michael Moritz)就此解释称,“唐指出的是,一个小公司运用有利的市场趋势的重要性。当你背后有风推着你跑时,你总跑得快些。”​
    但沈南鹏认为,在中国赌选手来得更重要一些,“一个好的赛车手,不能跑到一个无间道里去。”他说。​
    细数红杉所投企业的创始人,从京东刘强东到大众点评的张涛,从唯品会的沈亚到乐蜂网李静、聚美优品陈欧,美团的王兴,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比如总以强硬形象示人的刘强东。2004年,刘强东开始在网上卖3C时,早已有一大批人在中国尝试电子商务,包括8848、当当网、卓越网等。如今,京东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电商直销平台,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其销售收入达到490亿元。红杉在2011年入股了京东,红杉一位投资人私下表示,红杉看中的,就是刘强东及其团队的执行力,而这也是京东实现后来居上的关键。​
     再如美团。2011年,团购在中国炙手可热,高峰时,国内的团购网站达数千家。但如今,团购在中国已经大潮退去,但美团却成为为数不多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团购网站。2011年,红杉入股美团,沈南鹏曾在一个公开演讲中提到,红杉投资美团的关键,是因为“王兴做团购是最合适的”.王兴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创办美团前,他已经做过校内、海内、饭否,虽然屡战屡败,但这些经历为他做美团“做了很多准备”.​
     当然,红杉资本中国对于“赌赛道”也绝不含糊。​
     在美国,红杉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TMT,而红杉来中国的短短几年里,早已从TMT延伸到新能源、生物技术、消费产品和服务等诸多领域。如果回望一下中国过去几年来的创业热潮,从分众效应下的户外新媒体,到教育、餐饮、电商、团购等,红杉都相当活跃。“这无可非议,因为这些能带来好的回报”,沈南鹏认为。而除了抓热点,赌赛道,红杉还有深耕赛道、在同一领域“多点占位”的习惯。比如,在化妆品电商领域,它同时投资了聚美优品和乐蜂网,在在线旅游市场,驴妈妈和途牛网都多次被红杉下注;而在订餐领域,它不仅入股了饿了么,还投资了南京的零号线;在新兴的O2O本地生活领域,红杉同样在寻找多处下注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在唯品会收购乐蜂网,红杉“一举三得”的案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上述这些投资招数,似乎并不足以为红杉构筑最核心的竞争力。​
    用红杉资本合伙人Michael Moritz的话说,“我们希望可以投资的,是一些其他人目前还不太懂、也不太能看得到的商业机会,或者是那些其他人因为担心风险而不敢投资的机会。这样当大家都看到生意机会的时候,我们所投的公司和它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有一定距离了,那么这些公司只能是追随者而不是领先者”.​
    尤其是在一些早期项目上,红杉中国同样保持了类似的风格。比如2013年下半年,随着余额宝的蹿红,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变得炙手可热,但早在2012年,红杉就已经向P2P平台拍拍贷投入2500万美金,那时候,P2P的前景远未达到今天的清晰程度,如今拍拍贷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P2P平台;2008年,红杉投资诺亚财富,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有人看不懂诺亚究竟是做什么的,甚至有人认为,入股诺亚,是沈南鹏在为红杉中国募集人民币基金铺路,2010年,诺亚成为中国首个在美上市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今天的财富管理规模近千亿。​
    事实上,2006年以来,在历年发布的“中国创投机构50强”榜单中,红杉始终位居前五的位置,其中,有些年份保持在前2-3位。​
    持续保持“先人一步”的能力,并坚持“精准投放”,这或许是红杉持续保持状态的关键所在。但这绝非易事,沈南鹏认为,这需要不断的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