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小儿推拿辩证取穴简表(李德修)

标签:
育儿 |
分类: 中医 |
李德修是清末胶东著名推拿名医徐谦光的四代传人,继承了徐氏推拿学派之精华并有所发展,著有《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一书。该派常用穴仅三十有余,其手法亦较其他学派简单,归纳起来只有推、拿、揉、捣、分合、运六种。主张取穴少而精,还强调用“独穴”治病。所谓“独穴”,就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只取一个穴位多推久推,以得效为度。在辨证上主张祛邪为先,重视小儿纯阳之体,取穴少而多用清法。认为小儿虽然“稚阴稚阳”,抵抗力不足,但是“纯阳之体”生机旺盛,易趋康复。因小儿患病临床多表现为实证或虚中夹实之证,纯虚者较为少见,所以论治小儿,实证用清法,虚中带实亦多用清法。在处方取穴上,因小儿具有“脾常不足”、“肺脏娇嫩”、“肝常有余”等生理病理特点,根据木能克土,“木火刑金”之理,临床取穴常常首选平肝穴,治疗呼吸道疾病喜取平肝、清肺、清天河水、运八卦、一窝风等,治疗消化道疾病常用平肝、清胃、清天河水、清大肠、运八卦、清板门、揉外劳宫等。
取穴简表是对小儿日常各类病症对症取穴的归纳、汇总,简单明了,使用方便,一看便知。
http://bbs.51yam.com/data/attachment/forum/month_1007/20100701_ec95e9fd8e11ac9415ae1uzIIZpgwoQn.jpg
http://bbs.51yam.com/data/attachment/forum/month_1007/20100701_2bba83b23763771bccf8ytiGqsigz46N.jpg
上述简表摘自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笈》
他这边取穴少,很好操作,而且基本上全是手穴,对于身穴不配合的小孩子也比较适用。
就是每个穴的量较大,基本是以千计的,根据小孩子大小及病情轻重,2000—3000。我每次按分钟计,10——15分。大家不要嫌麻烦,数量一定要取够!
另外,有几个小问题要说明下:
1、李书中的补肾经,是小指从指根到指尖的,反之为清(一般不用清法);和人卫版的和周尔晋的不一样,请大家自己考虑选择;其它穴位基本都一样的。
3、旋补时,左右方向各半
4、揉外劳宫时,请屈小指
5、运八卦时,离宫处放轻或跳过(可垫妈妈的指头在那里)
6、不分男女,均取左手;
7、李书基本不动心经,需降心火时以清天河水代之;
暂就想到这么多,以后有空再来补。
这里的平肝是就是清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