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7-03-08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四大凶兽或四大怪兽,《左传文公十八年》所载四凶兽分别是:饕餮(tāo tiè),混沌(hun dun),穷奇(qiong qi)和梼杌( táowù)。人们根据古籍记载描述,对四大怪兽长什么样多有描绘。在没有找到真实的考古实物之前,这一切都是想象。
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Ashmolean Museum)收藏有一个古埃及前王朝时期调色板,被称为小希拉孔波利斯调色板,或双狗调色板。该调色板尺寸有42cm × 22cm。在这个调色板上就有中国上古四大怪兽的考古原型。
(双狗调色板)
混沌
(以下引自百度百科对四大凶兽的说明。)
《神异经》西荒经记载:“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两目不见,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人有凶德而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
混沌是一种像狗,却长着长毛动物,四条腿,像熊却没有爪子,有眼睛却看不见,能走却无法移动,有两只耳朵却无法听见,能通人性,有腹部却没有五脏六腑,有肠子却是直的不弯曲,吃下的食物径直通过;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未明出处混沌图是这样的:
(网图:混沌)
双狗调色板自上而下,有四个合成的怪兽。第一个怪兽是猎狗(或细狗)和豹子的合成,形象是这样的:(共同点 犬)
埃及版混沌
梼杌【táowù】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神异经》注道:“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táowù】。一名傲很,一名难训。”
网图梼杌是这样的:
双狗调色板上的浮雕如下,豹头或虎头,蛇颈。(共同点 虎)
埃及版梼杌
穷奇
穷奇本来是个人名,也被转用作怪兽名。《山海经·海内北经》道:“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蜪犬北。一曰从足。”
网图是这样的:
双狗调色板上的浮雕如下,共同点都是有翅膀。
埃及版“穷奇”
饕餮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餮。后来,饕餮变成了铭文,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
在有的描述中,饕餮鼻部突出。实际上新石器石器饕餮纹、三星堆饕餮面具都是有长鼻子的。
有长鼻子的饕餮纹
三星堆带长鼻子的饕餮面具
网图饕餮是这样的:
双狗调色板上的浮雕如下,共同点都是人羊结合,长鼻子。但是埃及版是羊头人身,中国版羊身人面,正好给搞反了。
埃及版饕餮
文化继承是显然的。只是在文明继承传播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基本特征还保留。后来四大凶兽演变出四大神兽,实际也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犬豹结合的混沌演变成白虎,蛇颈虎头怪兽演变成青龙,有翅膀的穷奇变成了有翅膀的朱雀,人羊结合演变成龟蛇结合的玄武。
关注华夏文明起源,请关注鹰蛇之夏埃及华夏研究。
更多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系鹰蛇之夏(ID:bcrj-wmjy)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笔者对所有发现保留著作版权,剽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授权、版权合作、读者投稿等事宜请发邮件至:1352343941@qq.com
连载系列请关注鹰蛇之夏微信号“兵策专题”菜单:
鹰蛇之夏→兵策专题→解字埃及
鹰蛇之夏→兵策专题→分子历史
鹰蛇之夏→兵策专题→埃及夏史
鹰蛇之夏→兵策专题→后夏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