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对待中国古籍记载的态度

(2015-11-16 18:20:34)
有人在我的博文上发评论:

一个说:你竟然把司马迁《史记》当成历史和根据来写,是不可信。 ------ 我好无语!
一个说:你考证的东西与中国历史记载时间顺序都不符合。-----我好无语!

那么什么是正确对待中国古籍历史记载的态度呢?

共工在中国人中的知名度不亚于三皇五帝。中国古籍也确实是把共工与五帝时代并列,在中国古代奇书《列子》中记载,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联盟首领没有成功而愤怒的撞向天柱不周山。《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醉”或“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共工还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水神,传说大禹治水时,公共捣乱搞破坏。《文子》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

 

对于中国古籍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需要秉持科学的态度进行理性的分析,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不加分析地把神话传说甚至一些自相矛盾的古籍记载都当成真实历史,这是两个极端。共工一会与颛顼争天下,一会破坏大禹治水,一会又是尧舜的官,传说的矛盾与混乱由此可见。中国古籍大多源于3000-2000年前的周代时期,这个时期离5000年前左右的古埃及早王朝时期也有两三千年了,就象我们今天人说汉代人的故事,又怎么可能保证全部都是正确的?古埃及考古给出的证据,已然很清楚了,共工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首位法老。由于中国历史记载犯下把太康当成启的儿子这个错误,这样从启到太康之间的一千多年的大量历史故事发生时间顺序就发生了错乱,这些故事发生时间基本上都被扔到了启之前的前王朝五帝时代。第一王朝彤法老时代的后稷、契被扔到禹时期如此,共工氏被扔到五帝时代也是如此。《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主。这与霍特普塞海姆威(共)建立第二王朝统治整个埃及的考古历史是一致的。如果把共工放到五帝时代,就无法解释“共工氏之伯九有”了。

 

关于共工神话传说,最著名的是共工与颛顼争夺天下失败而怒触不周山的传说。这个传说竟然也有古埃及考古方面的依据,并非完全无中生有。据曼涅托的记载,在霍特普塞海姆38年的统治期内,曾在布巴斯蒂斯地区出现了一个地缝,这个地缝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员死亡。虽然曼涅托的记载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比霍特普塞海姆的统治期晚了2000多年,但是许多古埃及学者相信这样的奇闻应该是基于事实。关于这个地缝导致大量人员死亡事件,顿然让人与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的后果联系起来。《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中国神话传说中,“共工怒触不周山”撞破天神话又与“女娲补天”联系了起来。在上古奇书《列子·汤问》、《淮南子·览冥训》、《山海经》上均有记载。早期的女娲补天,与共工颛顼大战并无交集,不但没有共工、祝融、不周山等关键字,对于天塌地陷、发生灾难的原因,没有明言记载,语焉不详。其中根本没提到因为共工、不周山与女娲炼石补天的事,可见在先秦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苍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故事,是由东汉时王充把共工与女娲补天焊接到一块。王充在《论衡·谈天篇》利用“共工怒触不周山”为背景原因,完善情节解释了“女娲炼石补苍天”中缘何天塌地陷、发生灭世灾难的理由,至此,女娲与共工,融合成了一则救世神话。实际在《列子·汤问》中,“女娲补阙”是在“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前,而非之后:“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由此可见中国古籍尤其是神话传说也充满了以讹传讹,连严谨的司马迁都感慨,但也并非全都是无稽之谈。司马迁提出了一个选编《史记》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择其言尤雅者”,“不语怪力乱神”,也就是说,他把古文记载中所有带有神话色彩的东西都去掉了,通过这样一个过滤和筛选,使这些古文记载在风格上由“写意”变成了“写实”。本来历史素材就不多,再加上删削,在客观上一定会篡改了历史的一些本来面貌。对待中国古籍记载的要么全不信的历史虚无主义、要么全都信的神话盲从两个极端态度不是科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结合古埃及考古证据和中国古籍记载,进行科学分析和对双方纠正,纠正中国古籍记载的遗漏和某些方面错误,纠正古埃及学家对古埃及考古证据解读的一些错误,给了我们还原华夏文明起源真相的正确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