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度确证那尔迈就是鲧

(2015-10-16 19:19:29)
标签:

那尔迈

鹰蛇之夏

凿子

鲶鱼

分类: 古埃及与华夏

(摘自《鹰蛇之夏》片段,先睹为快。)​​

尔迈荷鲁斯名字是由代表鲶鱼”(catfish)和“子”再度确证那尔迈就是鲧U23的象形文字符号成的。鲶鱼嘴上共4根胡须,上长下短,肉食性。鲶鱼体型可以长到巨大。再度确证那尔迈就是鲧

下图是古埃及凿考古实物,和木棰一起使用。

再度确证那尔迈就是鲧

图为有那尔迈名字的几个考古实物:

再度确证那尔迈就是鲧

所有出土那尔迈名字,鲶鱼符号都是水平放置,符号都是垂直放置。而如果把鲶鱼也垂直放置与并列摆放,赫然就是“鲧”[gǔn]字。而这一次小篆相比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似乎更接近。

再度确证那尔迈就是鲧

对于“鲧”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一般解释是认为用钓绳钓鱼,篆文将金文手执钓绳的样子简化成“系”。然而当再对比“凿”字甲骨文字形,发现凿字乃是一个动作象形,即手拿锤子捶打一个凿子。显而易见甲骨文的“鲧”字右边部分正是使用了甲骨文“凿”字的右边部分。因此“鲧”字就是两个字符组成,大鱼和凿子,只不过甲骨文“鲧”还带有动作象形,就用是凿子“钓”大鱼。到此可以百分百确认那尔迈就是“鲧”!

再度确证那尔迈就是鲧

《史记》载“禹之父曰 鲧。”“鲧”在古书上就是一种大鱼的鱼名。根据明代屠本畯《闽中海错疏·鳞下》对鲧的解释:“马鲛,青斑色,无鳞有齿,又名章鮌。”因此从字形和大鱼的含义两方面来说,那尔迈的名字就是“鲧”。在语音方面,埃及学家是根据那尔迈的王名中代表鲶鱼-n'r(有鲶鲶字音根)和凿子-mr(有凿字音根)的两个象形文字符号的发音进行拼读而成Narmer。不象是Sekhen(Ka)Iry-Hor(Ro)的名字都是一个符号,而单独符号Sekhen发音就象“舜”,Ro就象“尧”。而实际情况是,当几个符号组合时,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字”,并有了新的发音,鲧-那尔迈的发音就是这种情况,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并可以看到西方主流埃及学家对埃及学的研究存在一个致命盲区。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转载请勿用于其他商业或学术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