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通报:Y染色体多样性最近瓶颈与全球文化变化相吻合

标签:
y染色体研究论文多样性吻合瓶颈 |
分类: 分子人类学研究 |
一篇令人振奋的论文刚刚在“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
-
Published in AdvanceMarch 13, 2015, doi:10.1101/gr.186684.114Genome Res.
2015. © 2015 Karmin et al.; Published by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该论文基于全球范围的456个Y染色体全序列样本(但中国样本很少),并应用古代DNA做校准。参与研究作者有几十人。以下信息参考自博客:http://dienekes.blogspot.be/2015/03/bottleneck-in-human-y-chromosomes-in.html
- 作者们把现代人类共祖(Y亚当)时间定位在25.4万年前。
- 发现迁移出非洲的现代人类Y单倍群接合时间在5.2-4.7万前狭窄时间之内,明显地与旧石器晚期革命相一致。符合现代人类出非洲经历瓶颈后而快速殖民欧亚大陆和大洋洲模式。
- 结合人类母系mtDNA对比,推断现代人类Y单倍群第二个强烈瓶颈期是在1万年以内。与新石器和青铜时代革命相一致。或与一些成功繁衍父系的文化变化而引起。
下图是父系Y染色体(黄色)和母系mtDNA(红色)在全球主要地区的对比,纵轴表示人口基数,横轴表示时间。可以看到Y曲线在7000-9000年时间内有个下沉,以中东、欧洲、南亚地区最为明显,与人类大洪水传说时间大致一致。这个时间点就是现代人类的第二个瓶颈期,也同时暗示许多现代人基本上都是1万年时间内新石器和青铜时代革命时期少数几个奠基人的后代。这个Y曲线下沉时间点是很重要的。
许多民族神话里都有”始祖“的传说,这些神话在近代经常被嘲笑,认为只是为了加强社会的凝聚力而编造的。但是分子人类学的数据却证明始祖的传说至少部分是正确的。这些超能生的族长确实是许多血统后裔的祖先。
下图是论文中呈现的人类Y染色体系统发育树:
- DT和B2'5分离时间点在10万年以前,这个时间点可能代表了人类出非洲的时间。
- 接下来的三万年时间内,欧亚人可能主要局限在中东和阿拉伯半岛。
- 接下来事件是7万年以前欧亚人CT系的奠立。
- 接下来事件是欧亚人史前爆发大约在在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欧亚人获得了一些”技术“,表现出复杂的行为,发明新的工具、征服各种环境、殖民星球,并导致欧亚各地古人类灭绝。
- 在这个宏伟画卷中一个重要细节是:D和E1'4分离时间在7-4万年之间,与C和GT分离时间一致。这些血统支系都在欧亚大陆发现,但只有E1'4在非洲大陆发现,这个点表明欧亚人向非洲大陆的回迁,也可能是7万年前阿拉伯半岛的环境生态灾难导致。无论怎样,欧亚人CT和DE两大支系接合时间到7万年这个事实已经摧毁了进入欧亚大陆的现代人群的扩散是伴随旧石器技术而发生的理论。旧石器时代要早得多。
- 从上图大场景可以看出现代人类主要Y支系扩散都在1-1.5万年以内,也就是末次冰期以后。这就彻底摧毁了所谓的”新老亚洲论“。大家谁灭谁呢?要灭也可能是大家一起被末次冰期所灭。也从根本上否定了所谓”Y进化链“。即NOQP处于所谓的人类Y进化链顶端。实际上如果上图中D系下样本与R1b一样足够多,并把其下游一些细分支系做字母命名,一样可以看成是处于”进化链顶端“。可就是这种简单的逻辑曾经迷惑了许多人,并让一些不懂科学的种族主义者们狂热躁动。比如上图中N的样本明显比O系多很多,这就与今天亚洲O系人口众多印象不符!这就与论文作者选择样本和忽略小支系有关。道理很清楚,你这个支系在突变,人家支系就不会突变了吗?突变通常为适应环境,当然不同支系产生不同突变数以及突变功能等存在客观差异应该也是存在的,那些最勇于开拓迁徙的族群往往更成功。从人口上来说,今天世界扩张最成功、人口最多的支系是R1b,但是R1b平均智商未必就比东亚一些族群高。
- Y-Q系总体年龄这次估算约在2.8万年,仅比3万年的O系低一点。相比之前估算Q系年龄在2.2-1.7万年前,显然Q系年龄大大拔高了。Q1a的年龄也到了1.7万年左右,显然这与发现的叶尼塞河谷1.7万年前的Q1a1-F1215古DNA校正有关。而Q的分支显然也更丰富了。
现代人类主要Y支系爆发都在1万年以内与现代人类母系mtDNA也都是在近期爆发年代相一致,下图是现代人类母系mtDNA分支与相对爆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