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Y-DNA构成解析汉族融合过程

标签:
汉民族汉族体质混血蒙古人种 |
分类: 华夏文明起源 |
吉林大学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
原新闻地址:http://tech.gmw.cn/2014-04/18/content_11071273.htm
本博过去两年大量文章从分子人类学和比较文化角度已经基本剖析汉民族融合形成过程及各Y单倍群类型主要来源和构成(http://s11.sinaimg.cn/orignal/6a4e1c6ftc1b70a33648a&690):
族源 | Y单倍群 | 估计约占现代汉族比例 | 来源和年代 |
古夏族 | Q-M120 | 2-8% | 前1200年来自于古埃及-夏-周人经中亚新疆路线迁徙到中国西北。蒙古人种(黄种人)体质 |
古华族 | Q-M346,D1 Q-M120 |
1-2% | 苏美尔人后裔殷商系早期殖民东亚(三星堆、凌家滩、红山等),蒙古人种体质; 早期古埃及人沿东亚海岸殖民(良渚-越国),蒙古人种体质。 |
古中原 | O2*,O2a,O2a1,O3* | 5-8% | 西安半坡等(类华南人种体质) |
古北方 | N | 红山等,蒙古人种体质 | |
古东夷土著 | O1,O2 | 5% | 江淮等地(类华南人种体质) |
百濮、荆蛮 | O3 | 湖北、湖南、贵州等地,春秋、战国、秦汉时融入 | |
秦汉汉族 | 混血 | <20% | 古华夏族+古中原+古东夷+荆蛮融合(上层蒙古人种体质,普通民众以类华南体质居多),汉末三国时长期战乱导致汉人口最低可能只剩70-90万 |
昆夷、昆戎、蜀方 | O3,C* | 秦汉三国时融入 | |
百越(瓯越) | O1 | 主要是长江以南,春秋、战国、秦汉时融入 | |
五胡 |
R1a1 - 斯基泰-匈奴后裔 D1 - 氐 |
戎狄,五胡乱华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融入 | |
氐羌 | O3*,D1,D3 |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融入 | |
宋朝汉族 | 混血 | 经历五胡乱华和鲜卑汉化,北方系大举内迁,汉族由古华夏+古中原融合的偏南方体质类型转向更多偏北方类型。 | |
蒙满 | O3,O3-M117,C3 | 蒙满两次全面殖民中国 | |
现代汉族 | 混血 | 元初,北方汉人损失90%。经历蒙满殖民,O3系获得所谓“最后胜出”,在北方O3约占现代北方汉族50%。 |
前一篇:本博导读(2)
后一篇:古埃及木制品和榫卯结构的使用